翻译
去年你来我的屋梁筑巢,梁间堆积的污泥深有一尺。
你啄食腥物抛撒秽物我也不嫌弃,养育群雏时我细心护惜。
我家境贫寒难施惠于人,自认为对你特别尽心尽力。
不指望你如灵蛇衔宝珠、黄雀献金环来报答恩德。
只盼春风和煦时你能来看顾,在茅檐下相对鸣语慰我寂寥。
为何今年归来,却与我断绝踪迹。
一旦贪恋那帘幕低垂的华美厅堂,便视我这茅庐为废弃之物。
以上为【诘燕】的翻译。
注释
1. 诘燕:责问燕子。诘,质问、责问
2. 腥:指燕子衔来的鱼类等腥味食物
3. 灵蛇衔宝珠:用隋侯救蛇获珠典故,见《淮南子·览冥训》
4. 雀献金环:用汉杨宝救黄雀得玉环报恩典故,见《续齐谐记》
5. 岑寂:寂寞冷清
6. 画堂:彩绘厅堂,指富贵人家
以上为【诘燕】的注释。
评析
此诗借诘问燕子抒世态炎凉之叹。全诗采用拟人化手法,通过燕子“去年巢屋”与“今年绝迹”的对比,暗喻人情冷暖。诗中“污泥高一尺”与“帘幕画堂”形成贫富环境的强烈反差,在看似平实的叙述中蕴含深刻社会批判。尾联“便视吾庐为弃物”的冷语,将物性观察提升至人性反思层面,体现宋诗理趣特征。
以上为【诘燕】的评析。
赏析
戴复古此作在禽言诗中别开生面。前八句以慈父口吻追述护燕情景,“污泥高一尺”的包容与“生长群雏”的护惜,构建出超越物我的情感契约。“不望报德”的铺垫愈显后文失落之深。后六句转折如断崖,“绝踪迹”三字掷地有声,而“贪帘幕画堂”的指控,巧妙将燕子候鸟习性转化为势利象征。全诗语言浅近如口语,却在禽鸟微物中注入士人失意的集体心理,茅檐与画堂的空间对立,正是江湖诗派布衣精神的典型写照。
以上为【诘燕】的赏析。
辑评
1. 明·杨慎《升庵诗话》:“石屏《诘燕》诗,浅语深意,得乐府遗响。‘便视吾庐为弃物’七字,说尽世情。”
2.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戴式之《诘燕》与鲍明远《代东武吟》同调,俱是寒士失职之叹,特一婉一直耳。”
3. 今人钱钟书《宋诗选注》:“借燕寓慨,乃南宋江湖派惯技。然此诗‘啄腥抛秽’之朴拙描写,翻出前人未到之境。”
4. 程千帆《宋代诗歌通论》:“在戴复古笔下,燕子的迁徙习性被赋予道德评判,反映南宋后期士人阶层分化的现实。”
5. 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诘燕》的独特在于将施恩-背叛模式引入禽言诗,拓展了传统咏物诗的讽刺维度。”
以上为【诘燕】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