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卷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疑是梨花发,满园惊乍看。


不能为腊瑞,空自作春寒。


远遁营巢鹊,深埋吐叶兰。

武陵诸胜状,如列在檐前。


一郭楼台日,数村桑柘烟。


鸟啼春满谷,秧绿水平田。

步步蹑飞云,初疑梦里身。


村鸡数声远,山舍几家邻。


不雨溪长急,非春树亦新。

逢君亦姓翁,莫即是吾宗。


远自刺桐里,来看孤屿峰。


虽云相识晚,宛若故情浓。

天下两黄檗,此中山是真。


碑看前代刻,僧值故乡人。


一宿禅房雨,经时客路尘。

初晴残湿在,众树碧光鲜。


幽鹭窥泉立,闲童跨犊眠。


依山知有寺,过水恨无船。

随行惟一琴,前路足幽寻。


今夜维舟处,何村隔树林。


鸿声秋浦冷,雨气海山深。

八百里重湖,长涵太古波。


君山云出少,梦泽雨来多。


才子今方去,名楼必屡过。

三考今批足,应无愧此心。


只将零月俸,买得一张琴。


归处路犹远,到时冬必深。

闲居观物化,几叶又飞东。


清气全归月,寒声半是风。


病多怜骨瘦,吟苦笑身穷。

已是穷侵骨,何期早丧身。


分明上天意,磨折苦吟人。


花色连晴昼,莺声在近邻。

千葩开欲休,独客思悠悠。


江水能相隔,春风不共游。


数篇诗未答,一幅信重收。

满寺是秋风,吹开黄菊丛。


重林无日到,此地若山中。


罢磬孤僧出,看碑两客同。

已谒龙君庙,明朝早过湖。


傍沙船尽泊,经火地多枯。


秋至昏星易,空长楚月孤。

檐多山鸟啼,山外玉为溪。


林树若又长,塔峰应更低。


数僧归似客,一佛坏方泥。

水跨三州地,苏州水最多。


昔年僧为说,今日自经过。


亡国岂无恨,渔人休更歌。

休思孤屿峰,且往看吴中。


一片太湖色,远涵秋气空。


藕塘南北棹,芦港去来鸿。

为官三载馀,所得是清虚。


学就金丹法,修成玉检书。


乍归人客满,久出竹林疏。

君到云间日,应分二陆名。


县图山色少,井味海潮并。


剡局三年印,春风半月程。

不奈滴檐声,风回昨夜晴。


一阶春草碧,几片落花轻。


知分贫堪乐,无营梦亦清。

非惟篇翰奇,吏道更深知。


山水六朝地,登临三考时。


泥沙多旧物,风日少全碑。

已知超众相,假质任成灰。


房是他僧住,门无旧客来。


冰乾半池水,花落一根梅。

寥寥钟磬音,永日在空林。


多见僧家事,深便静者心。


虚亭云片泊,侧径石根侵。

秋气日凄清,秋衣纫未成。


在家犹不乐,行路若为情。


几处好山色,暮天群雁声。

赋得拙疏性,合令纵迹赊。


相亲惟野客,所论是诗家。


听雨眠僧屋,看云立钓槎。

卷中风雅句,名匠亦难如。


远邑亲微禄,他乡过旧庐。


程途多见菊,行李半担书。

想当清夜醮,带月叩仙钟。


指上雷霆诀,庵前虎豹踪。


药收阳地草,薪采故枝松。

悟了无生妙,归空若故乡。


竹房三尺像,石榻一炉香。


坏衲犹悬树,新松忽过墙。

旧贡包茅地,中存古意长。


去程逢岳雪,上事带春阳。


雾结朱砂气,波流白芷香。

千山落叶深,高树不藏禽。


游子在何处,故人劳此心。


闲灯妨远梦,寒雨乱愁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