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复古

戴复古,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少泊石门观瀑布,明知是水却疑非。


乱抛雪玉从天下,散作云烟到地飞。


夜听萧萧洗尘梦,风吹细细湿人衣。

抖擞嚣尘上翠微,旁溪寺上坐题诗。


忽闻啼鸟不知处,细看好山无厌时。


风扫云烟开远景,人携香火谒丛祠。

不拟今年到歙州,要知行止岂人谋。


一百五日客怀恶,三十六峰春雨愁。


老矣此身犹道路,凄其归梦绕松楸。

京华作梦十年馀,不道南山有弊庐。


白发生来美人笑,黄金散尽故交疏。


明知弄巧翻成拙,除却谋归总是虚。

吟过长亭复短亭,喜于溪上访诗朋。


雕锼已被天公怒,狂狷仍遭俗子憎。


故故愁人长夜雨,明明照我短檠灯。

不能成佛不能仙,虚度人间六十年。


镜里姿容虽老矣,酒边意气尚飘然。


安排玉白花红句,趁办橙黄橘绿天。

客游花县自逍遥,百里风光在两桥。

语出桑阴鸠妇喜,身穿麦秀雉雏娇。

青山一任云来去,绿水多为风动摇。

把剑樽前砍地歌,有何留恋此蹉跎。


心期难与俗子道,世事不如人意多。


莲叶已空犹有藕,菊花虽老不成莎。

茶山衣钵放翁诗,南渡百年无此奇。


入妙文章本平澹,等闲言语变瑰琦。


三春花柳天裁剪,历代兴衰世转移。

从来岩壑守孤踪,岂料移归宝籞中。


幸在交游一人数,愿勤培植百年功。


朱门纵有三千客,青眼毋忘十八公。

一岩端坐挹千峰,三两亭台胜概中。


江水骤生连夜雨,松声吹下半天风。


因思世故吾头白,独步林皋夕照红。

笑傲不禁秋兴长,登临谁复问滕王。


江湖周折地襟带,云霞粲烂天文章。


人如野鹤何飘逸,目送飞鸿去渺茫。

几夜林间哭杜鹃,东风又作落花天。


青春不觉过三月,白发谁能满百年。


日射江波光闪闪,天连烟草碧芊芊。

麻姑坛上共登临,野客悠然起道心。


丹井汲泉深百尺,星杉耸壑到千寻。


青莲花白仙踪远,乌桕叶红秋意深。

忆昨同君访月林,几年相别到于今。


江山花草生诗梦,风雨忧愁长道心。


久矣无波观古井,悠然得趣听鸣琴。

今宵何幸宿书林,议论从横感慨深。


黄卷具传千古意,青灯照破几人心。


狂夫嗜饮夜偷酒,污吏容私昼攫金。

清风为我拂尘襟,坐听先生说古今。


道谊欲灰伤世变,利名如海溺人深。


一言可重轻双璧,片善相资直万金。

扁舟访旧入横塘,新柳今如旧柳长。


室迩人遥春寂寂,风流云散事茫茫。


纵题红叶随流水,谁弄青梅出短墙。

老矣归欤东海村,长裾不复上王门。


肉糜岂胜鱼羹饭,纨裤何如犊鼻裈。


是处江山如送客,故园桐竹已生孙。

吟诗不换校书郎,但欲封侯管醉乡。


疏懒无成嵇叔夜,清狂似达贺知章。


安贫不怕黄金尽,既老从教白发长。

香动寒山寂寞滨,直从空谷见佳人。


树头树底参差雪,枝北枝南次第春。


有此瑰琦在岩壑,其他草树亦精神。

旌旗千骑拥春华,倾动临川十万家。


皂盖出郊因问柳,紫荷领客共看花。


樽前人唱鶑随唱,堂下吏衙蜂亦衙。

龙墀射策三千字,未抵胸中十万兵。


远大无过为将相,文章争似立功名。


当今天下几豪杰,独数君家两弟兄。

客里门庭可设罗,使君千骑肯相过。


心忘贵贱交游重,论及兴衰感慨多。


诸老逢时起岩壑,二边何日罢干戈。

八境横陈淦水滨,异乡谁识倚楼人。


江山不越乾坤大,烟雨翻成风月新。


十载经营梅屋趣,三间突兀草堂邻。

诗瘦吾非沈隐侯,五穷相值结为雠。


方愁度岭无相识,却喜闻韶到此州。


世道从来三不合,客行何止七宜休。

一生飘泊老江湖,今日别公归故庐。


此去怕无相见日,因风或有寄来书。


云烟过眼时时变,草树惊秋夜夜疏。

识得潮阳钟子洪,今人可想古人风。


文章有气吞馀子,天地无情负此翁。


问舍求田非细事,参禅学佛见新功。

胜概何妨近市廛,红尘疏处著三椽。


数重青嶂横天末,一道澄江在眼前。


海浪浴红朝出日,树林堆碧晚生烟。

俗子避形影,僧家共往还。


高谈犯时忌,妙语发天悭。


霜后思新橘,梦中归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