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秀

赵师秀,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诗人。诗学姚合、贾岛,尊姚、贾为“二妙”。所编《二妙集》选姚诗121首、贾诗81首。绝大部分是五言诗。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岩有未有桂花开,观里闲寻道士来。


微雨过时松路黑,野萤飞出照青苔。

邑事多商榷,惟诗未暇论。


母慈催扇枕,父老欲攀辕。

乌纱巾上是黄尘,落日荒原更恐人。


竹里怪禽啼似鬼,道傍枯木祭为神。


亦知远役能添老,无柰高眠不救贫。

三月三番过弋阳,吾生辛苦莫思量。


磨圆滩石几年浪,丹尽江枫昨夜霜。


已算中途当度腊,更怜抵舍未为乡。

乘兴入孤村,神凝秋水间。


菊开嫌径小,荷尽觉池宽。


林影悬崖屋,钟声何处山。

双旌虽有旧,道路亦劳形。


不用携书尺,惟当带酒瓶。


柘空淮茧白,梅近楚秧青。

寺外山皆石,门因凿石开。


野花黄类菊,寒笋绿黏苔。


官为看田至,僧方乞食回。

数里庵西路,东风去更吹。

稻寒生叶细,松老作花迟。

小憩嫌无侣,曾游忆有诗。

人欲难穷极,于中觉者稀。


但令无过分,何处有危机。


长日书千册,清风竹一围。

忽有千岩聚,禅宫得土悭。


古来云是海,天下别无山。


久立增寒思,初看损壮颜。

爱重吟来句,和经一处安。


亦知将作佛,何讶不为官。


楚塞烽烟静,淮波柳絮残。

忽然能不食,饮水度中年。


此事知难伪,令人信有仙。


形容无血色,衣服有香烟。

每于楼上立,远远望新吴。


春至山疑长,江空雨似无。


怀才人尽爱,多病体常癯。

三年非一事,知尽爱人心。


满任添新发,还家带旧琴。


鹊声先棹去,柳色到都深。

自尔为官去,吾扉亦返关。


池成逢夜雨,篱坏出秋山。


岁事登禾稼,朝纲去草菅。

梅花千树白,不是旧时村。


倾我酤来酒,酹君仙去魂。


短碑藤倚蔓,空冢竹行根。

小舟随处去,幽意日相亲。


野草胜荷叶,轻鸥似逸人。


闲思此湖水,曾洗几京尘。

嗜茶身益瘦,兼恐欲通仙。


近作诗全少,闲成画亦传。


潇江风雪渡,岳石姓名镌。

高榭出禅关,人家向下看。


千峰春隔雾,数里夜闻滩。


偶至因成宿,前游亦值寒。

舟过梢人屋,停帆去未能。


野梅皆是刺,滩水不为冰。


里数讹难准,官称俗可憎。

留僧秋阁上,身自伴僧闲。


漱齿临寒水,焚香对远山。


野禽偷果去,童子借经还。

案上阴符卷,应逢骊母传。


无言过永日,不食度终年。


云覆烧丹灶,花浮洗药泉。

一身来作吏,白日算徒劳。


尘土侵衣重,年光如鬓牢。


春深禽语改,溪落岸沙高。

三岁莲华幕,何曾仕者同。


开墙通野客,分树借江鸿。


与世如无味,于民自有功。

蓍草占秋动,逢秋早得归。


本非为事迫,不欲与心违。


波净孤萤度,宵凉数叶飞。

石路入青莲,来游出偶然。


峰高秋月射,岩裂野烟穿。


萤冷粘棕上,僧闲坐井边。

隔涧竹扉深,苍童引客寻。


虽然乖晤语,犹得见园林。


野蔓时妨步,山蝉亦好吟。

少赞经纶业,周家已卜年。


谤兴无白日,心在有青天。


迁谪还迎母,艰危复用贤。

岂谓声名早,番成不遇非。


赋曾天子见,诗有世人知。


忽种松三尺,终乖桂一枝。

一别无书信,相逢各老苍。


山川烽外远,岁月梦中长。


空橐盛诗草,单衣涴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