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夜闻舟人呼,江水溢二丈。
岸薪随波流,救者何扰攘。
亥子十月交,地气不当上。
居民汲江水,上下几千尺。
曲糵化为酒,不肯赊一滴。
高林堕黄叶,草树黯无色。
夜雨彻五更,江水长三尺。
醉卧了不知,开篷洒馀沥。
萧瑟复未已,北风阻行色。
鲁翁秀山归,虚翁钱塘留。
虚翁秀山来,鲁翁钱塘游。
中秋前三日,西东各登舟。
江上枫已丹,林中橘犹绿。
天寒百骸痛,抱膝玩幽独。
生世六十年,鲜荣足忧辱。
吾所学诗伯,近世惟二陈。
稍换后山骨,复写简□□。
□□足活法,亦复窥天珍。
寒士足奇士,贵人多俗人。
俗人尚自可,盗贼乘风尘。
子美客长安,悲歌惊鬼神。
齐梁陈隋诗,真可以不作。
至如晋宋间,渊明可无学。
盲统集文选,似以刖报璞。
欲雨雨不堕,谓晴晴无期。
秋阴白日暗,黯淡寒云垂。
华盛不长保,百卉忽已衰。
里选出井田,贤能贡王都。
亦有起农畔,在官为胥徒。
河汾著中说,明明析二途。
木落雨淅沥,灯昏鼠窥觎。
早卧定不寐,鲁经略卷舒。
共姬一妇人,葬与嫁之初。
灵运永嘉日,玄晖宣城时。
池草既清唱,窗岫亦妍辞。
郡胜山水媚,心赏良足怡。
钟动市声绝,夜禁严鞭笞。
独许浮屠氏,铙呗恣□□。
□□有病死,信巫不信医。
听雨胜观雨,观雨须高楼。
细雨或终日,高楼令人愁。
不如空斋夜,听雨诗思幽。
我家清溪上,门临紫阳山。
有一不死人,垂云遨其间。
□□所著书,只字不可删。
明年七帙开,头白焉用悲。
佚乐或早死,老穷君勿嗤。
幼小入学堂,忆我十岁时。
孤灯阅近史,伤哉宣靖中。
起兵破中原,不在鸭绿东。
乃在江之南,临川一老翁。
老态夜乃见,终无甜梦期。
西斋卧空壁,适值残□□。
□□寒雨来,此声世谁知。
蛇鼠必夜出,鸱鸮以暗鸣。
有时亦不然,白昼或纵横。
风俗昔忠厚,文物当承平。
血气少未定,所见恨浅局。
百炼至老成,精力已不足。
所□著法言,纪事纂实录。
寂静无所为,宴坐观我天。
此心俨不动,岂即非圣贤。
孰谓轲也死,斯文遂无传。
少年妄有意,与世扶危颠。
神游渺八极,讵尝□□□。
□□覆天地,鼎沸同熬煎。
代步仅一马,奄忽乏敝帷。
扶舆陟南山,幸有渊明儿。
树阴玩苔藓,稍读古板碑。
小贪咂蚊蝇,大贪噬豺狼。
此类殊不少,毒虐纷披猖。
独彼寒士者,自身无衣裳。
登高佳辰近,暗数屈指七。
古郡拥乱山,危亭低落日。
未堪摘嘉菊,亦且醉新秫。
今年夏潦甚,秋暑亦云剧。
豳霜届授衣,垢汗著单浴。
园渴困力灌,井竭疲远汲。
骚骚从何来,高树暗淅沥。
飒飒未云已,虚檐微点滴。
□□忽遽作,稍疏仍骤密。
落笔知学力,开口见心事。
吾尝持此说,以阅天下士。
杨侯老病躯,斗胆傲一世。
寒近衣犹单,暑退扇已掷。
生世成何事,卧念夜叹息。
四壁候虫鸣,不啻千且百。
午醉稍就寝,甜梦何翩翩。
晚醒漱茗饮,终夕斯无眠。
初数一二鼓,乃至三四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