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

张栻,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半世功名误,苍颜幕府游。


文辞追楚些,得失付阳秋。


荐牍方交上,衡门岂重留。

秋冬仍苦雨,旬浃喜霜晴。


木末楼台见,江头橘柚明。


登临方适意,离别已增情。

曾子别经月,相思如几秋。


不应行役叹,却为贾胡留。


雨后湖光满,梅边春意浮。

潦雨弥旬月,予方念鞠穷。


子行何草草,别语又匆匆。


汉沔英灵在,江山今昔同。

默也相从久,吾心念汝多。


又为江汉别,空觉岁年过。


气习须消靡,工夫在讲磨。

伯氏相从旧,归来意若何。


从渠笑方拙,还我自吟哦。


圣有诗书在,人多岁月过。

令尹三年政,湘民去息思。


艰难救灾歉,忧瘁见云为。


荐牍今交上,夷途去不疑。

旧说桂林好,君今幕府游。


江山资暇日,梅雪类吾州。


煮海何多说,安边更预谋。

睿主龙飞日,如公旧学臣。


忠言关国计,清节映廷绅。


岁月身多外,江湖泽在民。

大节元无玷,中心本不欺。


排奸力扛鼎,忧国鬓成丝。


方喜三旌召,俄兴一鉴悲。

日多色愈正,春和天与香。


提携一樽酒,问讯满园芳。


嗣岁诗多思,怀人心甚长。

吾道元如砥,人间谩畏途。


未容舟溯峡,且泛雪平湖。


子孝宁投杼,天回看脱弧。

俗尘元迥隔,景物自天成。


山近四围碧,泉鸣永夜清。


月华侵户冷,秋气与云横。

西岭更西路,云岚最窈深。


水流千涧底,树合四时阴。


幽绝无僧住,闲来有客吟。

相望几兰若,胜处是南台。


阁迥规摹稳,门空昼夜开。


回风时浩荡,高岭更崔嵬。

掷钵峰前寺,肩舆几度来。


楼台还旧观,杉桧抚新栽。


湘水堂堂去,秋山面面开。

忆共朱夫子,登临冰雪中。


剧谈无俗调,得句有新功。


别去雁横浦,重来月满空。

君卧衡山北,我行湘水滨。


相逢还莫逆,清绝两无尘。


胜集追前日,轻阴近小春。

寺废苍崖耸,江回远岸明。


风霜摧翰墨,岁月老丝缗。


兀坐知茶味,闲行忘去程。

北渚留行客,东陵忆旧侯。


池莲半枯折,风叶正飕飗。


事业留千载,英雄去一丘。

春信梅边动,雷声枕上惊。


忽看窗纸白,顿觉竹声清。


江海空馀梦,壶觞起自倾。

望岁民心切,为霖帝力均。


崇朝变炎暑,举目尽清新。


坎坎连村鼓,熙熙万室春。

去路连崇岭,扁舟上涨涛。


不违将母愿,敢叹独贤劳。


境静归凫雁,庭空长艾蒿。

诏举循良吏,时资抚字功。


人情平易看,治道古今同。


绿野新耕盛,潢池旧习空。

斋舫凌烟浦,云屏入画图。


日烘花炫昼,风定水明湖。


布谷催春种,提壶劝客沽。

忆昔湟江上,相逢意便倾。


胸中元浩荡,笔下更纵横。


士伏徐公德,人言景倩清。

橘井登贤籍,槐宫并俊游。


姓名题雁塔,文字上瀛洲。


青简穷千载,朱轓但一州。

边塞连关陇,貔貅罢战征。


幕中须预计,堂上乃奇兵。


汉水追前策,秦原忆旧耕。

出手宁嫌晚,论心本不欺。


五年江左客,万里故园思。


肯枉洞庭棹,来寻棠棣诗。

客少从蒿长,居深懒户开。


孤城岁云莫,瘦马子能来。


长策怜葵向,新诗更雨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