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山骨棱层,秋树枝槎牙。
尚有霜馀叶,点缀如春花。
缓骑亦足赏,何须坐停车。
藏真傥荡人,草书如易耳。
羲献百世师,拟步争尺咫。
长驱并颠旭,所至非易矣。
谁云玉树无人续,马上还闻夜游曲。
君王不自固苞桑,却道雍州能破木。
杨花千里扑离宫,富贵浓酣似梦中。
睢阳老人营丘徒,意匠妙绝绝代无。
为留清气在天地,便就片纸开江湖。
长松落叶风细细,幽构萦萝倚江住。
君不见姬周宽仁天下归,又不见嬴秦猛德天下离。
秦人避秦秦不知,人既移家秦亦移。
移家去,桃源住,万树桃花塞行路。
湖州秋水玉泠泠,湖州女儿出采菱。
梭船荡桨红泼刺,阿姊倡歌阿妹应。
隔溪冶郎骑马过,点鞭杀勒霜蹄挫。
杨花抛银春满盆,乳㜷击汤兰气温。
张翁年纪如伏生,读书不及绘事精。
为图亦自有古意,长幅短幅求人争。
老翁之笔随年老,墨泼绡上如帚扫。
流泉无停迹,静者临其旁。
跳珠石触起,霏花衣渗凉。
倾听入希声,载漱空膏粱。
眺远累登顿,林梢拂双凫。
江长要天接,云懒欲风扶。
落日在溪山,秀色浮眉须。
沙树历历沙草荒,江上谁开刍牧场。
马群所聚凡五十,饮秣而俯嘶而昂。
寐讹浴涉踶且骧,或乳或驻或轧疮。
宋家王孙赵仲穆,画马尽形神亦足。
东昆王郎拓其本,笔精殊觉惊人目。
纸间突兀拥肉山,俗工纷纷手当缩。
老夫平生负直气,欲一发泄百不遂。
隐居只作木彊人,设仕亦为彊项吏。
白头突兀尚不平,托之水墨见一二。
老夫自是骑牛汉,一蓑一笠清江岸。
白发生来六十年,落日青山牛背看。
酷怜牛背稳如车,社酒陶陶夜到家。
此画寄松院,墨涩笔潦草。
别来三十年,衲子尚能保。
开卷漫发笑,可感仍交抱。
梅雪翁,清而穷,名阶利窟谁与翁作引,书林翰苑自许翁相通。
硬黄搰,拓盘鼓,雪茧习习摹尊钟。
老年好古心独少,墨乌衫袖犹儿童。
我昨寻虞山,君出不在家。
我归君来寻,迹类鸿雁差。
把酒牡丹后,园林净无花。
霜蹄炯炯映白颠,凤头宛宛騣一偏。
黄沙惨淡耸隅目,所向万里无风烟。
青丝络头未受牵,一团紫云凝不前。
我随草木生长洲,索居自耻无朋俦。
于公辱知亦既久,十年蔑面无时酬。
寻常开缄见諌议,言语亦得通绸缪。
图固不尽意,莫寄家山清。
家山在具区,湖波如玉明。
两峰合书屋,芙蓉照檐楹。
虚亭不碍秋,落叶直入座。
可人招不来,幽事如何作。
老夫惯与松传神,夹山倚涧将逼真。
青云轧天见高盖,苍鳞裹烟呈古身。
我亦不知松在纸,松亦不知吾戏耳。
既醉二百杯,坐荫两松树。
神凝睫自交,心冥气斯聚。
超彼世网外,悠悠寻太素。
雨后风晴日杲杲,趁此看花花更好。
浇红要尽三百杯,请客不须辞量小。
野僧栽花要客到,急扫风轩破清晓。
我家太白图,太白于焉备。
山既得其高,林亦得其邃。
天童古佛宫,盘盘奠坤位。
欲晴不晴云阁雨,欲落未落日挂山。
道人睡起思如水,闲倚长松数鹤还。
王君四月方来苏,绿阴满地花已无。
台红楼紫不可觅,笔底春风寻老夫。
殷绵滴露看活色,信手貌出西家姝。
黄鹤矶头秋水落,故人蓦地相逢著。
十年短鬓话吴霜,是非不假论城郭。
楚江萍实待谁尝,老矣吾侬思故乡。
老夫发墨为白云,忽看一幛千氤氲。
徐卿新堂虚北壁,谁谓不堪持赠君。
青山为母云作子,倒见青山落怀里。
东坡先生好游戏,壁上写竹如写字。
三竿两竿袅风翠,却有渭川千亩势。
题诗执烛倩官奴,白发红妆两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