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

高翥,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自从闽峤至延平,试问归涂第几程。


人向烟岚深处出,鸟依云树密边鸣。


润沾破屐春泥滑,寒入征衫晓雨晴。

封章字少纳忠多,袖疏前陈无柰何。


但得中天行日月,不愁平地起风波。


台官论罪终投笔,山贼闻名亦倒戈。

行遍千山复万山,不应蜀道若为难。


数茎发向殊方白,一寸心从故国丹。


弓软臂无三斗力,杯深量欠十分宽。

漂泊南州又过年,恰如杜子客鄜川。


酒堪度日难为醉,诗怕伤时未可传。


店舍无烟兵火后,街坊有月试灯前。

面皮如铁鬓如丝,依旧粗豪似向时。


嗜酒更拚三日醉,看花因费一春诗。


生前富贵谁能必,身后声名我不知。

破屋三间书五车,一翁醉发老髿髿。


萧墙甚窄难栽竹,草地虽平不种花。


井浅自能供日用,楼高谁怕被云遮。

门径萧然独自居,入无给侍出无车。


江湖故旧音尘绝,里巷游从酒盏疏。


豪举已抛三尺剑,神交惟有一床书。

小泊囊山古化城,山林端足擅高名。


楼台影外秋风老,钟磬声中夜气清。


客子情怀宜淡薄,主人言语亦分明。

萧然一室坐清虚,又见西风到客居。


老去身心便懒惰,人来情意任亲疏。


从僧借地秋移菊,与佛分镫夜读书。

胜地从来迹易陈,东坡日月久尤新。


小桥曾压归时雪,老柳长摇别后春。


城郭寥寥怀独鹤,江山历历见斯人。

千尺悬崖巨浪撞,危亭高峙对微茫。


远峰凝黛双蛾澹,流水连云一带长。


日落江容难可尽,天寒山色不成妆。

山拥中流翠作堆,四围竹树郁崔嵬。


殿前云向檐牙出,门外潮从海口来。


乞食僧归斋鼓动,打碑人去渡船开。

西出吴门步屧轻,浮屠唤客入山行。


石从试剑何年裂,池自通泉尽日平。


烟径远传僧磬响,云龛深锁佛灯明。

投老才营一把茅,前临官路后林坳。


最宜鸡犬无邻舍,好放牛羊有近郊。


春韭采来胜市食,秋鲈留取续山肴。

垂头终日坐当门,两臂苍龙隐墨纹。


笑撚白须传阵法,手摊黄纸说君恩。


中年主帅皆为鬼,晚岁虞兵见领军。

篮舆破晓入山家,独木桥低小径斜。


屋角尽悬牛蒡菜,篱根多发马兰花。


主人一笑先呼酒,劝客三杯便当茶。

万缕千丝拂水滨,尽催飞絮送残春。


风前轻薄佳人命,天外飘零宕子身。


绕路铺时成素毯,就泥沾处衬芳尘。

小窗兀兀守更残,案上诗书亦懒观。


频剪烛花听夜雨,尽垂帘影隔春寒。


破除梦幻从头了,安置身心向下看。

忠言历历未曾行,尽载图书出帝城。


馀子但知才可忌,先生当以去为荣。


门阑竹石关心久,部曲溪山照眼明。

霍地春归唤不应,客中容易鬓星星。


漫山风雨樱桃紫,绕屋烟云薜荔青。


姑恶恨谁能自苦,子规催客厌人听。

相逢便拜十年兄,自此交游得尽情。


草纸抄书传遁甲,竹筒沽酒命添丁。


他时结屋期来往,今日登门隔死生。

独载诗书趁野航,自怜漂泊度时光。


残年准拟登牛首,连夜匆忙过马当。


古庙荒寒江浸影,断崖凄惨石凝霜。

一带青山欲尽头,精蓝深处着危楼。


下无馀地容车马,上有重檐接斗牛。


鸦落野田长趁晚,雁沉烟渚最宜秋。

玉函香骨老云根,占断孤山水月村。


荐菊泉清涵竹影,种梅地冷带苔痕。


生前已自全名节,身后从谁问子孙。

小屏相对两眉攒,长夜迢迢不肯残。


鼠向镫前窥坐卧,人从梦里说悲欢。


故山无计行秋晚,客路从谁守岁寒。

天柱峰高逼太清,灵岩端足擅高名。


人间有石皆奴仆,天下无山可弟兄。


樵径雪深多虎迹,清溪风暖尽猿声。

独守空庭日欲晡,满斟浊酒不须沽。


白头兄弟三年别,青眼交游一字无。


醉看葵榴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

长忆儿时二老傍,元正岁岁有风光。


搀先礼数修人事,着好衣裳侍酒觞。


回首不堪追日月,感情空叹换星霜。

群玉堂前春昼阴,主人领客步清深。


上方图画无真赝,东壁诗书有古今。


手转玉玑看测日,指挥金井试为霖。

万壑千岩非浪闻,十峰双涧不须论。


袈裟旋化空王服,宫殿曾招帝子魂。


山向马头回禹穴,溪分燕尾入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