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萝屋绵烟敛微夕,锦瑟罢弹机罢织。
寒浓翠薄妒蝉衫,竹色摇风竞疏碧。
凤声天远谁能闻,绿蛾黛影愁不分。
飞鸿渡衡湘,游戏寒江浔。
携群复挈侣,浩荡同浮沉。
一鸿忽失意,矰缴乃见侵。
草生何离离,没我园中路。
每行又复止,念我荷锄去。
对此空叹息,无由展幽步。
五岭南来瘴海深,秋风榕叶尚阴阴。
安期一去家遗舄,陆贾重来橐有金。
门限虎头潮上下,城开雁翅客登临。
忆在并州喜合并,别来两见岁华更。
自知诗里闲情少,顿觉尊前老态生。
桑枣谁家非乐土,云沙何处是边城。
雨晴沙渚片帆开,葭菼飞花雁叫哀。
千里有情思北郭,半年无梦落南台。
山遮故国层层出,云押长江片片来。
兰桡暂驻酒停斟,隔浦谁歌送别吟。
归雁不随南去客,飞云犹载北来心。
野梅官柳愁相映,暮雨春江思共深。
他乡每忆故乡云,此日还山又忆君。
菊老岂堪秋后采,猿啼犹似客中闻。
风帆渔艇行无次,野水寒烟去莫分。
江湖闲老七朝臣,圣主临轩属问频。
殿陛屡曾听曳履,都门谁复继埋轮。
拜官南省推功旧,被宠东宫赐翰新。
曾闻学圃成高隐,今日携书是宦游。
隔屋尚通分溜笕,傍溪空觅看花舟。
菘葵尽作邻僧供,芋栗还凭野老收。
偶为行春此访君,山围野墅宿晴云。
药田鹤守耕相候,邻屋茶香饮见分。
林下看花多是杏,溪浔拾草始知芸。
几度寻幽到涧阿,荒溪峻岭入烟萝。
白云九曲人家少,黄叶千林虎迹多。
试茗就当泉上饮,看花须向酒边歌。
归隐柴桑计已成,行歌曳履作商声。
朝廷有诏徵遗逸,刺史无人识姓名。
山鸟下阶窥饮器,野猿移石置棋枰。
载笔同趋侍从班,曾将翰墨动龙颜。
绣衣又向河南去,玉节新从海上还。
千里舟航通洛水,中原文物入夷山。
了无得失叹鸡虫,南北驱驰数载中。
奉使子谙天远近,居闲我识壤西东。
画船河渚高邮驿,茅屋江乡短褐风。
相逢已似恨来迟,况是秋风欲尽时。
念我身便林下服,喜君家富箧中诗。
清江杳杳曾行路,黄柳萧萧旧折枝。
故旧相违西复东,登临偶得此时同。
钟声响落松阴外,帆影来从海气中。
山鬼洞寒销劫火,石僧龛古闭香风。
和王功业太常书,额赐禅宫表墓墟。
香炷四时同佛供,松风百嶂有僧居。
鼓钟声隐高秋外,楼阁名存劫火馀。
君今初到我将还,离合都从一夕间。
草草欢情灯下酒,悠悠去梦月中山。
秋堂钟静催禅定,寒榻香来伴客闲。
一来说法众皈依,云水无心又复归。
处处逢僧留半偈,时时礼佛备三衣。
斋筵赴遍人缘喜,净业修多世态违。
欲使馀生得远闲,重来林下扣禅关。
惟闻涧鸟时鸣涧,却讶山人复出山。
雨草渐荒幽径里,风泉仍响古松间。
自喜幽居接上方,风烟野墅共相望。
禅边梅老知僧腊,经里莲芳悟性香。
石为弹琴曾作荐,屋缘藏茗别开房。
篱落花开并蒂黄,相依不是竞秋光。
情亲共冒重阳雨,志傲同凌十月霜。
莫道寒英为独秀,须知晚节有联芳。
荒园火后遍蒿莱,赖有梅花一树开。
只恐明朝零落尽,春风无复此中来。
相逢坐上客,俱是此乡人。
重见兵前面,能全窜后身。
月迟疑夜短,风乍觉寒新。
初晴丽前楹,轻寒冱幽院。
酒气菊边闻,炉霏竹间见。
礼秩俱澹忘,情交自深眷。
浮玉山前路,楼船泊渚沙。
蘋香风际草,杏色雨前花。
闲鸟兼湖净,游丝趁岸斜。
石火初敲竹下来,长镵手自斫荒苔。
为收残箨烧新笋,更荐春泉茗一杯。
远水残阳落钓舟,远村渐见野烟收。
菱歌归浦家家夕,扬叶惊风树树秋。
昨日梦非今日梦,他乡愁是故乡愁。
孤亭碧涧浔,长日此登临。
每到看云处,都成忆母心。
寿萱春自绿,慈竹夏多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