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弘道

元淄川人,字叔能,号素庵。气高古,不事举业,磊落有大志。文章极自得之趣。有《小亨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般阳兵后步之青,古驿荒寒粥夜烹。
四舍分程曾借宿,一杯数种不知名。
二千里外新归客,三十年前旧友生。
三百周诗出圣门,文为枝叶性为根。
不忧师说无匡鼎,但喜吾宗有巨源。
我自般溪移历下,君从汝海到东原。
送君高举入华阳,古洞阴蟠石路荒。
蔽日旌幢朝旎旎,飞空环佩夜琅琅。
餐霞已试登仙诀,祝灶还修却老方。
尝读香山醉吟传,一觞一咏最关身。
平生用此忘忧患,老去安于处贱贫。
自作白丁辞酒伴,朅来青社得诗人。
几年迁逝困徒行,强倚西风嗅菊英。
梦幻轩裳非实相,簸扬箕斗但虚名。
倦谈圯上逢黄石,欲向山中觅赤城。
三多鍒鍊到精纯,杰句雄篇若有神。
琴枕赞成传后学,蠡杯赋就继前人。
瀛洲渺渺尝迷路,头发萧萧不满巾。
谁将阳一对阴二,天地亦无如数何。
自有生民君子少,历观往古乱时多。
希夷愁极乘骡笑,康节怀深击壤歌。
具严威命有祠官,历祀名山不厌难。
上帝乘龙游下土,真人骑鹤降虚坛。
已刊白玉为封检,更铸黄金作祭冠。
金门诏下羽人归,欲向山中采蕨薇。
琥珀悬崖松树老,琅玕倚涧竹根稀。
高岩蓄雨星辰湿,古石悬云径路微。
山走西南气势尊,大神遗迹至今存。
冰横涧下千年冻,云起岩前万里昏。
既有威严彰赫赫,讵无厚福护元元。
张公披发下山来,欲为神州救旱灾。
感召上天垂雨露,指挥平地起风雷。
槁苗再发还堪刈,枯木重荣不假栽。
亳社相逢岁已深,别来名氏映儒林。
扬雄既奏河东赋,子贱尝鸣单父琴。
洪水岂知人垫溺,南山不与物幽沈。
当年投笔去儒宫,云翼抟霄负积风。
魏阙殊恩縻好爵,冀方伟绩摄元戎。
侯藩户部悲歌外,宰树家山醉眼中。
晦月未生星满天,夜凉就枕露檐边。
漏声迢递虫声外,愁思缠绵睡思前。
羹釜虑遭丘嫂厌,绨袍倘有故人怜。
邂逅株林酒一杯,汴梁同见菊花开。
浪游我逐何人至,应举君随计吏来。
漆店梦回风瑟缩,铁楼歌罢月徘徊。
历下高亭久已灰,尚堪登览有荒台。
艳歌相劝十分饮,优戏能供一笑咍。
北渚莲舟回棹速,华山烟雨过城来。
霖雨方能救旱田,廉纤不称立秋前。
南风飒飒披苍竹,四海浮浮起白烟。
云汉数章因尽废,神灵诸说定虚传。
未脱来时旧衽衣,语言面目复何施。
无心求僭士人服,糊口可为童子师。
过世有缘蒙顾遇,穷途乏力仗扶持。
羡君中岁早知还,择胜栖身意自闲。
二顷良田十亩竹,一溪流水四围山。
客中把酒聊乘兴,愁里题诗亦强颜。
沧海居何远,慈云出未还。
将迁僧宝塔,就礼佛头山。
邂逅逾三宿,夤缘见一斑。
北风常扬六花飞,烟霭溟蒙失所宜。
炉火宵残闻佩响,帘毡晨揭看丝垂。
正当江上梅开日,还似枝头子熟时。
静退非今日,疏慵自昔年。
平君心上地,全我性中天。
文史闲来读,形神困即眠。
藏名匿迹黄尘中,日抱书案心冥蒙。
墙头花变两三色,又是一年看春风。
奸回自终,可按可考。
利见大人,全我孝道。
皇天后土,日月照临。
汝耕汝艺,行者伤心。
蓄川膴膴,闲田可耕。
孰非人子,耕我先茔。
繁花烟暖,落叶风高。
岁月去如流,身渐老。
叹三十年虚度,月堕鸡号。
尚寐无聪,幽梦断、蘧然难续。
隐隐听、鼓声如呼,角声如哭。
檐短茅堂窗已白,灰残炉火樽无绿。
汉家都邑,历绵绵延祚,增崇荣富。
千古繁华犹眼见,看取班张词赋。
太液鸳鸾,昭阳鳷鹊,兰麝熏香雾。
春到人间,嫩黄染长条,暖烟晴昼。
未按舞腰,学画妆眉,二八女儿纤瘦。
绛桃秾李携佳伴,陈步障、青红如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