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合

唐陕州硖石人,一说吴兴人。姚崇曾孙,一说姚崇曾侄孙。宪宗元和十一年进士。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敬宗宝历中为监察御史。文宗大和中,出为金、杭州刺史。入为谏议大夫,改给事中。时民诉牛羊使夺其田,诏朱俦覆按,猥以田归使,合劾发其私,以地还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乍抛衫笏觉身轻,依旧还称学道名。


欲泥山僧分屋住,羞从野老借牛耕。


妻儿尽怕为逋客,亲故相邀遣到城。

不得之仁消息久,秋来体色复何如。


苦将杯酒判身病,狂作文章信手书。


官职卑微从客笑,性灵闲野向钱疏。

鼕鼕九陌鼓声齐,百辟朝天马乱嘶。


月照浓霜寒更远,风吹红烛举还低。


官清立在金炉北,仗下归眠玉殿西。

汉朝共许贾生贤,迁谪还应是宿缘。


仰德多时方会面,拜兄何暇更论年。


嵩山晴色来城里,洛水寒光出岸边。

阳和潜发荡寒阴,便使川原景象深。


入户风泉声沥沥,当轩云岫影沈沈。


残云带雨轻飘雪,嫩柳含烟小绽金。

家寄秦城非本心,偶然头上有朝簪。


自当台直无因醉,一别诗宗更懒吟。


世事每将愁见扰,年光唯与老相侵。

阙下高眠过十旬,南宫印绶乞离身。


诗中得意应千首,海内嫌官只一人。


宾客分司真是隐,山泉绕宅岂辞贫。

汴水从今不复浑,秋风鼙鼓动城根。


梁园台馆关东少,相府旌旗天下尊。


诗好四方谁敢和,政成三郡自无冤。

天寒渐觉雁声疏,新月微微玉漏初。


海峤只宜今日去,故乡已过十年馀。


发稀岂易胜玄冕,眼暗应难写谏书。

赤墀赐对使殊方,官重霜台紫绶光。


玉节在船清海怪,金函开诏拜夷王。


云晴渐觉山川异,风便那知道路长。

东门携酒送廷评,结束从军塞上行。


深碛路移唯马觉,断蓬风起与雕平。


烟生远戍侵云色,冰叠黄河长雪声。

石桥寺里最清凉,闻说茆庵寄上方。


林外猿声连院磬,月中潮色到禅床。


他生念我身何在,此世唯师性亦忘。

鄱阳胜事闻难比,千里连连是稻畦。


山寺去时通水路,郡图开处是诗题。


化行应免农人困,庭静惟多野鹤栖。

重重吴越浙江潮,刺史何门始得消。


五字州人唯有此,四邻风景合相饶。


橘村篱落香潜度,竹寺虚空翠自飘。

诏书飞下五云间,才子分符不等闲。


驿路算程多是水,州图管地少于山。


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采还。

贵是鸰原在紫微,荣逢知己领黄扉。


人间盛事今全得,江上政声复欲归。


风起满城山果落,雨馀穿宅水禽飞。

清晨相访立门前,麻履方袍一少年。


懒读经文求作佛,愿攻诗句觅升仙。


芳春山影花连寺,独夜潮声月满船。

水石随缘岂计程,东吴相遇别西京。


夜禅月下袈裟湿,晓上山巅锡杖鸣。


念我为官应易老,羡师依佛学无生。

故园偏接近,霅水洞庭边。


归去知何日,相逢各长年。


山川南北路,风雪别离天。

忆昔未出身,索寞无精神。


逢人话天命,自贱如埃尘。


君今才出身,飒爽鞍马春。

凤凰楼下醉醺醺,晚出东门蝉渐闻。


不使乡人治驿路,却将家累宿山云。


闲时采药随僧去,每月请钱共客分。

满座诗人吟送酒,离城此会亦应稀。


春风下第时称屈,秋卷呈亲自束归。


日晚山花当马落,天阴水鸟傍船飞。

州城全是故吴宫,香径难寻古藓中。


云水计程千里远,轩车送别九衢空。


鹤声高下听无尽,潮色朝昏望不同。

三十年来天下名,衔恩东守阖闾城。


初经咸谷眠山驿,渐入梁园问水程。


霁日满江寒浪静,春风绕郭白蘋生。

逍遥罾缴外,高鸟与潜鱼。


阙下无朝籍,林间有诏书。


夜眠青玉洞,晓饭白云蔬。

茅屋临江起,登庸复应期。


遥知归去日,自致太平时。


幽药禅僧护,高窗宿鸟窥。

十年通籍入金门,自愧名微枉搢绅。


鍊得丹砂疑不食,从兹白发日相亲。


家山迢遰归无路,杯酒稀疏病到身。

日出穷巷喜,温然胜重衣。


重衣岂不暖,所暖人不齐。


兀兀复行行,不离阶与墀。

春来深谷雪方消,莺别寒林傍翠条。

到处为怜烟景好,隔帘多爱语声娇。

不同蜀魄啼残月,唯逐天鸡啭诘朝。

酒阑歌罢更迟留,携手思量凭翠楼。


桃李容华犹叹月,风流才器亦悲秋。


光阴不觉朝昏过,岐路无穷早晚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