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古人贵修德,德立名不朽。
其次功与言,亦足垂永久。
吾乡才士相后先,就中磊落推三贤。
前有邓侯,后获杨尹。
不忘前功,深悼民隐。
偷安匪难,心所不忍。
维城宝安,东七十里。
平田畇畇,俯濒于水。
水数为灾,汜滥无已。
良会不可数,其如缱绻情。
昨方愁近别,今再叙平生。
道义大纲重,文章小技轻。
三年一度选儒生,愿拔真才佐太平。
满座图书消白昼,半窗灯火伴残更。
云霄有路吹嘘近,衡鉴无私去取精。
佳景逢春又喜睛,风光妆点四山明。
天连直北浑疑近,路向思南渐觉平。
芳草池塘蛙习吹,绿杨村郭鸟催耕。
两岸人烟草木多,东风匹马瓮城河。
桥横百尺平如砥,山倒千峰翠似螺。
古迹已随城剥落,奔流长与石冲磨。
驻节经宵便促装,天南翘首思微茫。
浮云落日迷京国,远树残霞接楚疆。
世路多岐怜我拙,青山无语笑人忙。
不厌清凉不附炎,平生疏懒近来添。
尘埃满匣常封砚,日影侵庭未卷帘。
京国云山如我瘦,家乡笋蕨为谁甜。
楼高五凤欲凌云,妙手修来不露痕。
十样鸾笺愿相助,老兄头白眼眵昏。
边徼南来第一楼,远吞荆楚接神州。
元规谈咏饶高兴,德裕经营著令猷。
阃外山河千里镇,座中风月四时收。
惜别愁肠日九回,青山迢递有诗来。
数缄珍重披云锦,五色光芒烁斗魁。
郢下阳春真妙曲,濂溪风月属多才。
相逢那忍别旌旄,心易生蓬鬓易蒿。
千里树云愁外杳,百年山斗望中高。
公权笔正心先正,太白诗豪酒亦豪。
通表金门祝御筵,勤劳谁似大夫贤。
龙飞喜际亨嘉运,虎拜同瞻咫尺天。
华渚光中开寿域,箫韶声里和薰弦。
柳拂晴堤草映川,春光如画满东阡。
人家半在荒烟里,山色遥连落日边。
蛮獥只今安治化,云林自古隔嚣廛。
春遍穷荒万物荣,临高一望眼双明。
新阳散尽浮云色,幽涧频添过雨声。
花鸟不殊华夏景,江山犹是异乡情。
堂外湖山画不如,堂中人物胜蓬壶。
九重褒显丝纶涣,八十康宁伉俪俱。
家庆尚传钱武肃,天公偏厚蔡君谟。
家有苏君二顷田,西风禾稼满庄前。
才看碧浪浮平地,忽觉黄云接远天。
场圃积馀香灿烂,饔飧炊出玉鲜妍。
手植名花次第新,每从花底会宾亲。
园林数亩浑如绣,景物四时都是春。
香扑酒尊风作党,影侵台榭月传神。
潋滟方池着小亭,亭中风致十分清。
云连树色高低合,天映波光上下明。
当暑不知红日炽,投闲惟与白鸥盟。
潇洒琅玕数百科,虚窗习静养天和。
浓阴当座午方匝,清意入帘秋更多。
风雨自鸣苍玉佩,尘埃不到懒云窝。
闻说庄南景最佳,天然泉石巧安排。
寒流曲折通沧海,碧玉崚嶒削断崖。
点染丹青非画笔,牢笼风月是诗怀。
隐隐山庄一径微,旧栽松竹尽成围。
春苔带雨香粘屐,晓洞飞岚翠湿衣。
几处亭台分野趣,数声鸡犬隔林霏。
古木坛中蔼绿阴,葛巾藜杖惯追寻。
随行童冠从容到,列坐壶觞次第斟。
春日恍闻曾点瑟,雄风如透楚王襟。
宿雨初收日丽空,兴来移步凤岗东。
四围景物登临下,百咏诗情指顾中。
老眼直穷天地远,闲心应与水云同。
华封三祝爱长年,岂料飞龙返九天。
神禹俭勤今有继,圣尧巍荡古无前。
星收虹渚云空暗,剑堕桥山迹已仙。
天崩杞国日西颓,一梦华胥竟不回。
秦使谩劳东海药,周诗徒咏北山莱。
五弦音断薰风奏,万姓情同薤露哀。
别来惆怅欲沾衣,望入遥天碧四垂。
醉梦支离莺唤后,远书珍重雁回时。
耽吟杜老真成癖,断饮吴公未是痴。
百年身事一扁舟,风便须行止即休。
自许壮怀包宇内,不教愁态上眉头。
圣涯万顷优游泳,艺苑群芳积渐收。
小洞烟霞深复深,流光过眼日骎骎。
生平不善谋身计,纵老犹存许国心。
南郭滥竽应似昔,西山拄笏最宜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