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南凤

何南凤,字道见。兴宁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性最颖异,十五食饩,即落发逃禅,父心吾明经苦留之,乃还俗,领举人。会试燕京,遇黄山普门禅师,谈论相契,遂决意出家。游齐鲁吴越山水,访朱蓼水相国于聊城,访支宁瑕、周开鸿、...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生平惯处最高山,万里烟云指掌间。
只为登高乏足力,梦魂犹绕子湖还。
古人事船居,宁复问地利。
烧骨散清流,不为身后计。
只缘道者心,偏与山川契。
曾晰异三子,孔氏谓何伤。
固知超世士,靡不具别肠。
吾心诚自得,何必霸与王。
岭南久已无消息,曹溪路亦生荆棘。
跛师独自出头来,笼不住兮唤不回。
后园吃草事周遮,破家特地走天涯。
四围竹树密如墙,异草闲花植数行。
三十馀年明月夜,身心受用几清凉。
雨后泉声吼似雷,中天晴照逼窗来。
千林蒙润芽应长,百鸟迎光舌自开。
静把好香焚一炷,闲将古教阅周回。
学道无成方悔错,为僧到老始知闲。
闲来卸却乾坤担,错去彝除祖佛关。
桂魄烂空水尚剧,梅花满地腊将残。
我到匡山花未发,我去山花落尽时。
猛风积雪曾侵骨,煦日舒颜听鸟啼。
丈室孤灯深夜坐,几回明月对襟期。
彼丈夫兮我丈夫,何须相拜苦头胪。
茆堂草榻堪栖息,大厦高楼焉用图。
有闲钱,当作福,募化他人空劳碌。
竹深鸟语喧,日出花生妍。
城外人家少,清幽得自然。
有僧来问讯,客至总谈禅。
青山绿树透神光,多少游人堕渺茫。
几度挂瓢图远况,这回凭几梦幽香。
闲名未谢遗身累,往事全忘得趣长。
惟禅与文字,春在万花间。
北斗瞻公峻,西方容我闲。
新诗投锡杖,清韵布香山。
独行好,迟速往还惟自晓。
不须待后与追前,芒鞋竹杖无烦恼。
独住好,贫富闲忙惟自晓。
道人元不霍山住,十六年来才两度。
今遇端山特地来,闲名知被人添注。
照管身心未是闲,只缘除却是非难。
闲心放下闲身在,面对溪流背对山。
岁旦浑如初夏天,风柔日暖庆新年。
不知佛法新多少,斋罢闲行柏树前。
屋后梅花正发时,三三两两赴招提。
游人自得琴中趣,童子闲争局内棋。
谋生夙所短,衣食人之馀。
道逢怀德者,筑室揖余居。
黄尘爰息哉,酣读古人书。
峰顶有乔松,对之知上达。
蓊葱竹万竿,散作青山发。
云深石不枯,石润泉常活。
人生贵适性,何必慕荣达。
畏彼衣冠劳,去家时削发。
囊中无羡钱,传食作生活。
一载羁平莽,见山如故人。
击楫黄河水,浩然发想新。
如何日荡涤,不尽世间尘。
荷雨生凉后,怀我美人情。
聚谈真复乐,解散良不轻。
中道别我诗,字字心之声。
邮亭有风雨,行客易生情。
家万里以外,身一叶之轻。
虽然一叶轻,放歌常尽声。
僧俗凭谁认得清,自家曲调自家听。
禅关未许无尘到,大士曾从异类行。
活泼泼同云变化,洞空空似水澄停。
初日高岗快振衣,遒然身世两忘非。
纷纷散玉花无种,片片垂云石有辉。
但到洞深都欲卧,时临崖险便思飞。
大道平平孰省行,出家须放世情轻。
古人尽是诃多事,智者讵甘恋此生。
大朴无文心地实,浑融类俗念头清。
莫贪人爱畏人憎,枉己从人古不能。
折钝利刀轻出匣,缠枯芳树乱牵藤。
雪山六载方成佛,云水孤踪始是僧。
两年病骨寄招提,方补名山七字诗。
北嶂摩天瞻帝极,西峰拔地护神居。
万家灯火城临水,几处园林月到池。
浪著芒鞋到处游,乡关佳境足方投。
已讶石塔淩云起,更喜瑶池绝顶流。
方广大岩狮子口,玲珑异穴天龙头。
昨日差,今日错,两种由来皆妄觉。
差不差,错不错,谁与销详这络索。
不动纤毫是道场,万变纷纭无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