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风落叶露为霜,美人去我天一方。
只知朔雁翔南去,宁解鱼书可寄将。


分开尺素云生手,濯濯芙蓉倚杨柳。

掉臂长安市,遥从日边来。
因过芒砀下,步上歌风台。


沛公善任使,猛士亡其骸。

昔闻董糟丘,尝为李白天津桥南造酒楼。
人间二子不可见,唯有杰句挂余心肺烂烂珊瑚钩。


长安风沙住不得,南归再卧苏台秋。

吕梁县水三十仞,于今汹涌乃安流。
禹平水土通九州,当此徐兖间,罔水破山始行舟。


仲尼逢至人,其言载庄周。

长安昔日在关中,洛阳浙右亦相同。


江东自古帝王宅,周秦已见气葱葱。


长道石城如踞虎,长道钟阜似蟠龙。

休辰盛文化,畿吴富登庸。


蝉联首四方,蔼蔼来毛公。


翼翼宝玉执,桓桓岱山崇。

帝遣河上公,下来赤县游。


采真金庭房,漫衍三十秋。


禹书眇一策,讵几穷沉幽。

濠上有川叹,沧洲多海怀。


伊我江湖姿,浩荡中渊回。


寻秘右洞庭,飞衿左蓬莱。

江梅不畏寒,时至开如霰。


瑰姿静在野,卧病不得见。


国士抱奇宝,端居察时变。

季冬雪重积,十日奇寒冱。


啁啾阒不闻,葱茜失其故。


客子欲何归,中林犹独步。

白云媚苍山,寂寂太古春。


窅蔼林薄中,一区宅无邻。


杨子坐清静,闭门了玄文。

沈沈山下潭,粲粲潭中石。


结宇子亦贤,喜作石潭客。


将同丘生栖,可有奇章癖。

玉照洞秋,冰厓肃夜。
灵籁之感,丝音兹舍。
太阴幽煌,希声无倪。

何年楮先生,结此太古骨。


飞龙蜕胾肉,馀甲裹枸橛。


神根发生理,元气日勃勃。

阴崖万古县,横出千岁松。


中有落涧遥,怒跃数白龙。


长年不闻声,发卷耳欲聋。

淑候媚川石,初景澹林霏。


扶藤循石坂,杨柳共依依。


朱弦卧行襆,随往抱希微。

天山一夜雪,北风吹复乾。


健儿骑马出,踏碎白琅玕。


薄醉拥貂裘,日暮不知寒。

子胥逢击絮,遂为鞭尸人。


淮阴遇漂母,终亦去亡秦。


豪杰与婵媛,万年共一尘。

十五事君王,三十色未接。


醝筱空近羊,蔫花不集蝶。


昔惭鸱夷泛,今免呼韩挟。

三游本豪武,七贵元骄惰。


腰间血匕耀,头上金丸过。


艳妓掌列盘,娈童口承唾。

青霞抱琳馆,萝阴络深径。


龟游烟沼暖,鹤立天坛净。


微香拂幽洞,欲觅风不定。

泥洹金为地,祗园宝作坊。


莲猊两足尊,天龙亿万王。


灯存千岁燄,垆腾百种香。

幸非城市住,不舍烟波宅。


白鸟丽金沙,苍莓绕黄石。


凉阴木涧青,平远水天碧。

溪流浸茅字,短檐挂犁锄。


柔桑交午阴,幽禽时相呼。


稚子跨犊眠,梦归候朝餔。

西北羽书急,半夜渡湟水。


上将受钺出,壮士把弓起。


天王跪推毂,四海尽雪耻。

彤华耀芝盖,初旭浮绛缬。
紫殿切五云,螭表双嵽嵲。


千门洞阴阴,天光互明灭。

上客坐高堂,听仆歌太行。


六岁从先公,骑马出晋阳。


遥循厚土足,忽上天中央。

灵质自化育,英姿藉炉锤。


虹光衡煜煜,晨曦纵焞焞。


紫霞煽虚燄,青渠晕幽蕤。

我有三尺匣,白石隐青锋。


一藏三十年,不敢轻开封。


无人解舞术,秋山锁神龙。

巍巍西山高,湛湛山下水。


昂昂千丈松,靡靡百草委。


下有虎魄伏,上有兔萝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