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淳

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好在徐王庙下邻,邻人出酒饮行人。
自说王家多宠庇,差科不动是闲身。
两楼钟鼓自西东,野水长天夕照红。
一片闲鸥飞尽处,数家茅屋酒旗风。
自甘天地一闲人,偶得从游南涧滨。
吟到好风兼细柳,锦囊字字合阳春。
细倾金媪双尊酒,浪拟唐人七字诗。
人世百年今四十,大都难得是闲时。
发春食沂水,岁晏复来兹。
如何羁旅踪,涉历绵绵时。
朝从我公出,驰猎北山陲。
道士嵩阳住,前年阙下来。
方瞳能鉴识,短干不惊猜。
每出淮王邸,还过箫史台。
残云近县山,落日远江树。
潮归人未归,孤舟伴闲鹭。
斗草听莺非我事,傍花随柳亦闲人。
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赵江淮过一春。
汗血淋漓湿雾騣,声嘶眼疾四蹄风。
追鹰逐兔浑闲事,曾与将军立大功。
宿草发新荑,沙干叶未齐。
待教寒食雨,绿映锦障泥。
今年残腊今宵尽,明岁新春明日来。
天上列星归次舍,人间万物动胚胎。
土牛鞭映椒花酒,彩燕风吹爆竹灰。
碧落鸾车碾玉尘,上方台殿失金银。
回风密洒梨园夜,小雨斜飞柳巷春。
万国山河同气色,五更星月让精神。
雪花兼夜复终朝,腊日侵寻暖尚遥。
绝壑冷飞巫峡雨,远峰晴涌越江潮。
谁怜狡兔空三窟,共仰云鹏落九霄。
静里寻诗不厌舟,夜看星影辨牵牛。
雨稀云叶清如鹤,浪蹙霜华白胜鸥。
颇愧江湖无报答,敢思陶谢与同游。
短日生寒闷客怀,拥衾危坐类僧斋。
枕中道路无非越,篷外山川尽属淮。
听得渔歌思白纻,著来戎服愧青鞋。
潮落沙虚星斗光,渡头灯火送昏黄。
盐飞白雪明鱼鲙,酒熟金瓯渍蟹筐。
地老犹存千岁塔,江寒欲酿五更霜。
九级门开八面风,莲灯点点夺星红。
大千世界银河外,十万人家明月中。
自怪跻攀穷鸟道,人惊笑语落天宫。
偶逢佳节寄京都,家远亲朋一字无。
睡起晚云生枕席,雨馀秋水足江湖。
石城木落砧声早,天堑风高雁影孤。
一从驰驿向西秦,几欲封书托使臣。
渭水白云生马足,函关紫气接车尘。
众中持节传宣久,到处题诗访古频。
江雨茫茫涨白波,东篱秋色竟如何。
十分犹较三分少,九日争先二日多。
西子睡浓方敛笑,太真娇重不成酡。
睡起多从池上行,不宜风雨只宜晴。
看知鸟鹊营巢意,听得鲂鱼散子声。
夕径响添惊木落,秋袍凉透觉云生。
同抱琴书客异乡,巷南巷北见寻常。
论交有道伤时俗,沽酒无钱愧客囊。
骐骥夜寒沙塞雨,蟪蛄秋老石林霜。
倦来随意卧匡床,归路无多客路长。
帘幕已空秋社燕,房栊犹贮午时香。
锦苔生户蛛丝合,银烛当檐雨气凉。
自入秋来相见频,手挥谈麈爱清新。
三冬文史青灯夜,七尺丰姿玉树春。
马上射生闻胆略,坐间写诏得精神。
旧闻诗学有渊源,喜见新题赏静轩。
拾得珠玑愁海客,织成云锦费天孙。
竹烟茶熟风生枕,鹤梦秋清月到门。
家住蓬莱第几峰,静如云水动如龙。
九天官府无人到,八海山川有路逢。
岩畔牧羊曾化石,坐中吹饭或成蜂。
度海乘龙底用船,上清知号不知年。
西分弱水浇丹灶,东入扶桑系马鞭。
文字每书龙汉后,封章多到玉皇前。
府第雄深出圣裁,濠城北面接鱼台。
恩波正比淮流远,瑞霭多从禁国来。
周室藩邦基百世,汉家戚里近三台。
处处南风藕自香,人烟多处是山阳。
两城对垒车轮小,一水中流衣带长。
哀怨昔曾歌布粟,盛衰元不问金汤。
叠浪龙鳞合,双河燕尾分。
系船欹野树,炊饭暖春云。
鸡唱荒村得,沙崩永夜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