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阿母江阴望,神明胤厥先。
尹门兼二养,孟氏自三迁。
未拜慈颜胜,占知令嗣贤。
青冥连袂度虹桥,足到千峰意尚遥。
白鹤闻笙来月洞,紫霞炊玉供晨朝。
本无经济夸长往,已许渔樵蚤见招。
吾爱蘧伯玉,五十能知非。
吾慕卫武公,耄期不忘规。
芳名垂典训,百世诚吾师。
开岁新阳候,微雪初晴天。
空峒霭朝晖,石榻生寒烟。
独木度危壑,千峰隔尘寰。
匡庐何所极,苍苍阁晴空。
兄弟事幽讨,同日蹑奇踪。
炼形化精魄,列为五老峰。
蓝粪良田今警无,泮宫高会论功高。
归馀杯酒闲三略,重振将军旧战袍。
四海圣人同此天,莫教荒远等闲看。
分将化雨南溟去,便是当年杏树坛。
真乐关心不可支,先春先到好花枝。
不堪胜事催诗兴,更触闲愁到酒卮。
肉食只今多战垒,锦筵何处逞腰肢。
与尔同庚三十许,江门风咏亦同春。
殊途达塞都归梦,到底江山不负人。
肯信太山无绝顶,更开云谷了闲身。
东园载酒过西园,绝径通幽别馆繁。
一自凤台吟寂寞,六朝车马共川原。
还堪向上追云月,可献终应负曝暄。
将晴欲雨此何山,我亦半醒半醉间。
泥滑未须愁晚暮,崖高犹拟直追攀。
到穷真境都无事,了悟浮生始觉闲。
丈人好别业,渺然在东溪。
人号东园公,绮里偕游嬉。
溪梁架飞虹,亭榭还茅茨。
还此远游念,即事乃名山。
鱼泳深渊底,鸟飞霄汉间。
此理盈宇宙,万变心自闲。
昨宵桂影照君床,定领秋闱第一香。
不尽乾坤闲事业,且将文字小揄扬。
云龙有会开金榜,风雨无妨护锦囊。
一笑人间已了缘,白头随处曲肱眠。
道流火候无消息,忘助闲时不是仙。
发迹青云上,收身紫极边。
相逢何恨晚,倾倒到忘年。
溟海千龄鹤,风波万斛船。
衡山入梦扶床起,拂袖飘然出大荒。
老爱江山得闲散,幸逢尧舜垂衣裳。
长江倒注留人意,峡水深情涤客肠。
官舍潇条似仲先,茶烟匝地鹤飞天。
沉吟莫恨无新句,短景那堪送旧年。
政简身闲兼吏隐,南宫东畔有林泉。
我本增城子,家实在天山。
持此观化意,遨游乎人间。
游居以一视,忙处有真闲。
晓出兰溪门,逍遥望名山。
望之已可爱,而况游其间。
窈窕藏境胜,夷旷令心闲。
井地来时许共耕,八家同井作人情。
约筵消得公田入,木铎恭听圣教鸣。
灵鸟歌时红药舞,钧天奏罢紫云生。
共将蓑笠谢冠缨,中岁犹污一第名。
金马有官藏曼倩,成都无地隐君平。
邯郸我了人间梦,声誉君归使者旌。
我庐在烟霞,逍遥出云端。
天空鸟道绝,江迥柴门闲。
翩翩者谁子,放歌来叩关。
三径低回双豸入,一心灯火四人同。
天留好客须微雨,风卷残云邮一松。
灵药由来知有待,诸天此去尚无穷。
吾师一席光,从谁借于是。
一声凤凰鸣,五色映天地。
此光师自光,何预他人事。
阳气回管律,百虫已惊蛰。
彼虫尚有情,草木皆萌蘖。
君心亮匪石,坠井不复发。
云间一青鸟,口衔红锦笺。
遥遥度北极,飞去玉皇前。
之子怀明德,养翮八九年。
明月出海东,照入我怀中。
两手捧怀笑,浮云生我胸。
移枕见远山,开窗得清风。
壁风豺狼皆啮人,嗟予有患有吾身。
直须坐到无身处,无我无人无怨嗔。
戴星出西樵,见月望三水。
愁愆美人期,君命恐不俟。
朔风吹船头,寒沙啮船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