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行行十八滩,一滩度一劫。


劫尽逢水源,平澜见明月。


踏月逾庾关,于兹是小歇。

投暮宿瑞洪,际晓过邬子。


薄云递轻凉,微雨湿芳沚。


高帆信天风,断港出湖涘。

弭棹大阳头,大有藏春坞。


深林隔尘寰,苍石辨太古。


岩岫千千重,重重起烟雨。

弭棹小阳头,小有藏春屿。


隔竹十数家,风日美清渚。


山木苦未多,空林一鸟语。

始闻湘湖胜,三夜梦见之。


先拈龟山香,乃敢陟湖堤。


旁湖山气合,山与云天齐。

道经蓬莱馆,溪穷到阳明。


下看东南峰,苍苍入青冥。


不诣此真境,焉知匪虚名。

乘月步层台,独立倚长塔。


逍遥望东海,天地归吐纳。


夜潮殷如雷,涛头雪山立。

已辞鄂王宫,迢递入天竺。


鸟道烟萝深,履声落空谷。


一溪度飞来,泠泠更幽独。

陟登千仞冈,超然坐琴台。


长倚青琅玕,举手望蓬莱。


不见瑶台月,但见青鸟来。

少非风尘姿,雅志在丘壑。


偶从野王舟,春夜太湖泊。


茆公向我揖,为我举云幕。

刺船过西崦,西崦风光幽。


莫唾西崦石,渐近太湖头。


太湖烟波阔,洞庭渺难收。

刺船过东洙,东洙风景奇。


莫打东洙水,惊我白鸥飞。


白鸥飞尚可,翠柳鸣黄鹂。

壬申仲春尾,问道临清流。


寒泉汲短绠,新草弥荒洲。


去鸟历微霭,焉知光景遒。

万物宇宙间,混沦同一气。


充塞与流行,其体实无二。


就中有粲然,即一为万理。

大风起南冥,吹我德州旗。


霾云蔽白日,白日无光辉。


阴晴固有定,丰隆亦奚为。

南风起浩荡,吹我德州航。


黄尘翳白日,白日无辉光。


顺逆固有数,风伯亦何伤。

松枝何太高,高可撑青天。


松根何太深,深可彻黄泉。


松叶何太繁,繁可庇颠连。

秉节降金台,徘徊瞻斗杓。


斗杓东回旋,北极终不摇。


下直长安西,三二骨肉交。

卞和献荆璞,言尽继以泪。


虽以三刖足,于心曾不悔。


岂不知保身,徒以识为累。

秋高天宇空,河汉净如澄。


月华皓无际,亭亭照子行。


凉风起天末,金石为之鸣。

群雀下啄泥,仰唤竹间侣。


竹亦有嘉实,若为相赠许。

涧水漱幽石,漱之何太勤。


幽石本贞白,粲粲无缁磷。


安得山下泉,漱我胸中尘。

涧水何泠泠,涧石何磷磷。


漱之欲奚为,石苔自无尘。


安得石上泉,漱我耳中喧。

封书寄燕雁,雁不过衡阳。


封书寄江鱼,鱼沉江水长。


江水亦有竭,封书永不灭。

涉园采桃李,持以赠所知。


非贵桃李颜,不言自成蹊。


岂无兰桂好,质以香自亏。

秋月缺复圆,客行久不还。


不还岁亦暮,念子屡长叹。


叹罢继以歌,歌竟泪如泉。

绣衣乘青骢,矫矫气如龙。


霜蹄振山岳,踏躞生秋风。


问君何所如,直指湖西东。

无极我之先,大块我之后。


问我是何物,见之亦无有。


纷纷形迹间,聚散讵能久。

人或采桃李,我或赠芙蓉。


非偏爱芙蓉,直外仍通中。


静直春风表,不为众芳容。

我或求珷玞,人或畀璚玖。


非不爱璚玖,向人难启口。


启口恐吠声,听听国多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