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无虞即鹿入林中,阮籍惟应哭路穷。


行尽源头见真境,西湖歌鼓笑相逢。

□□挥毫回雁峰,一翁五马二骖同。


片云去逐啼鸣□,□马驰驱别驾风。

廛地新占天柱峰,今人冷淡古人同。


黄堂已有陈蕃榻,白屋无能孺子风。

衡云烂睡六十日,江雨痛饮蒸湘头。


含情吊古忘言说,石鼓无声江自流。

卜得云居岂偶然,地藏天作乃神存。


有人任了经营事,终日无为对竹轩。

内顾传声与道林,留居诸子快登临。


此中真境无穷在,一洞无如一洞深。

广宴高轩送短亭,碧湖深似碧湖情。


临岐问我还山日,驾鹤驱云更出迎。

阳清高与太清俱,朱也相从别业居。


若借半间云共卧,不知何处是吾庐。

方竹红藤来上方,入手振之声琅琅。


天台有路终须到,只在衰翁柱杖傍。

步步青天步步云,乃谁能者是天君。


若言阶级超凡事,青玉坛前月下闻。

三五青衿破紫云,循循言自艾陵君。


独怜岁晚归期逼,半载西铭未讲闻。

为姊煮粥弟燎须,为弟作粥姊供书。


情事百年浑未报,一年除半到衡庐。

方头路滑不可度,我来跨鹤御天风。


喷泉九月飞□冷,举袖擎天晓日红。

岣嵝相期岣嵝峰,我来双袖驭天风。


书堂独锁人何在,云隔巫山几万重。

怀岳于今五十年,丹青形影梦中传。


今朝独立船头望,神色何如未见前。

有鸟翩翩贴水飞,掠船历历度斜晖。


探看何处神君使,碧玉为髀白锦衣。

江岸芙蓉如盛妆,花光为色叶为裳。

不妨远地无人采,独自临风弄晚芳。

庾郴岭下合为流,到海滔滔势未休。


尽道源头山下出,岂知升降与沈浮。

西游脚底是青天,身世萧条似老禅。


人世万缘挥手谢,五峰明月抱云眠。

清溪流泉天下奇,变化疾徐人叵知。


泉头尽日观生坐,翕辟天机天所为。

波心怪石波涛生,万斛之舟不敢行。


系舟寂寂惊风怒,伏枕漫漫听雨声。

文敏曾祛太庙祠,一时祛去广人疑。


如今妖怪寰区满,争得斯人一扫之。

归时曾憩半云亭,屈指于今越几星。


重到肃容看老树,人传此树阅人灵。

东林寺傍看月眠,月光水色浑同天。


此时好景说不得,不是吾心未发前。

自笑衰翁八十年,飞云顶上访群仙。


天风吹衣白日暮,两手捉笠行中天。

丹方传得已多年,未脱凡胎骨未仙。


末路偶逢仙侣话,相期直入无穷天。

何其帝允乞馀年,有分天教作地仙。


绝境未穷心未死,诸天之外有诸天。

且免攒眉对俗人,青山为枕云为身。


这回便得从吾乐,事事从吾事事真。

江山由我不由人,由我方为自在身。


高处振衣还洗耳,落花啼鸟尽天真。

喜为名山添好人,万重云水自由身。


世间梦尽都知幻,只有元初一念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