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师孔号乐庵,此庵有何乐。


若了寻常心,心庵半忘却。

骑牛以问牛,牛在宁他求。


即此斋戒心,便与神明游。

问道三千程,斋戒三阅日。


斋斋致太虚,白日生尔室。

宇宙寥寥外,湖西有念庵。


念念无留念,千秋一指南。

与子共观泉,少间观我生。


我生本无穷,是为天地精。

喷玉惊我梦,玉声何珊珊。


忽如仙佩过,遗响落人间。

城宿宁非寂,山泉亦是喧。


要知喧寂处,动静此心然。

花鸟亦何意,见之而眼明。


鸟啼花发处,对主是三清。

美景与良朋,月白仍风清。


出王及游衍,是谓与天行。

犹疑颜色在,晓月照松关。


浩叹草黄落,王孙游未还。

送君出洞去,信手闭三关。


君有阳和约,一阳来复还。

信果取必者,䀝睨轻大人。


言行尚未必,何以合鬼神。

绕樵为樵湖,樵在湖中央。


谷口有子真,一曲无知音。

枝叶非外来,特达自本根。


善乎程伯子,谷种以言仁。

瑞山有好音,仁面见真种。


不须门花实,参天由把拱。

上上仰圣楼,举手望北辰。


目短意苦长,咄咄多浮云。

有一八十翁,臂枯复耳鸣。


乘春只独往,山水何泠泠。

初度官湖水,照见旧头颅。


本来真面目,变化复何如。

□日过人日,开关始一游。


天运长不息,新萌亦复抽。

华表千岁鹤,飞空亦无桥。


桥头有高人,独观千载遥。

人皆爱秋月,月色四时佳。


我目无全色,宵宵见月华。

莲洞十日居,便作千年计。


独怜未绝扳,与子坐超诣。

千里不同地,万里本同天。


天岂在远求,在君柱杖前。

潘子骏逸驹,一日能千里。


行空冀北群,犹云馀事耳。

静翁问何似,静是主人翁。


本来元不动,谁觅静时踪。

山泽形相隔,一气本相通。


若识山崖体,方知泽润功。

在静而无静,在动而无动。


试问动静神,处者谁人用。

有客秋到山,山高月色大。


持赠明府行,相随到呈迈。

辞禄善吾养,无论尹氏贤。


何如养吾善,兼以事吾天。

志在焉用求,求之无定方。


不求求便得,何处是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