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去年此日忆龙颜,天上初违侍从班。
浪迹至今千里外,山呼徒自五更还。
乾坤开泰心同壮,梅柳回春鬓独斑。
岁事峥嵘春又来,东郊鼓吹踏尘回。
送寒已碎黄牛土,随俗聊尝绿蚁杯。
万里乾坤同化日,一时城市动欢雷。
一封书奏险夷轻,百战功归带砺盟。
世道更为今日起,心传独得古人精。
稽山峻绝云难蹑,赣水迢遥盖偶倾。
楼船西上路倭迟,两岸江风飐画旗。
民俗正劳千里问,年华休叹二毛知。
肇开山邑绥无赖,半减田租慰阻饥。
穷乡荆棘已多年,此日金汤更可怜。
泽及釜鱼春水活,功收刀犊夏畦便。
溪山顿改乾坤旧,风气还看楚粤连。
岭畔冬深亦乍寒,江风吹雨夜阑珊。
不闻雁信来千里,空愧麟符绊一官。
睡少正须茶破闷,病馀那用酒为欢。
一灯深坐不知寒,分阃天涯岁又残。
部曲夜闲刁斗静,衙门地僻簿书宽。
曾闻樽俎能全胜,敢谓干戈可久安。
花枝狼藉鸟绵蛮,又是春风三月天。
蠹简字讹时自校,兽炉香细午初然。
赏心何处临流饮,归计无端对雨眠。
谢病当年疏累陈,豫期勿药宠偏新。
暂归五柳先生宅,竟起东山宰相身。
江汉恩波元浩荡,武陵地望正嶙峋。
草萍过我已三回,四壁留题半杂苔。
雾散晓村红树出,云归晴岫翠屏开。
州连衢信雄东浙,路绕冈峦接上台。
叩门谁递故人书,三复欣然伏枕馀。
河洛禹功方有赖,东南民力竟何如。
时清不觉衰年及,别久那堪万事疏。
恩命重沾八十初,此身已乞廿年馀。
地曹旧借筹边著,河省曾停泣罪车。
锦水一竿供晚钓,菊花三径傍云锄。
中外勋名三十年,亨衢仍际中兴天。
壮猷方叔初留后,相国萧何复召还。
帆引龙江民望系,履听凤阙圣情专。
秋风高兴落丘园,谢事欣承帝语温。
潜邸十年思旧学,归途三锡荷殊恩。
滇池钓月逢溪友,玉案寻春长竹孙。
一阳初动又晨钟,朝罢枫宸日正红。
闲事搅人方滚滚,残冬辞我太匆匆。
冰霜势重阴馀几,梅柳春遥意已通。
东浦风流又到君,西湖自昔远尘氛。
桥通屐齿寻春去,寺报钟声隔水闻。
画舫笙歌千顷月,青山花鸟半窗云。
斯文自昔共心期,岂谓先生独后时。
千里马难逢伯乐,五车书亦负男儿。
漫膺一命资模范,远赴三山惜别离。
板舆迢递海东仙,帝里恩光照寿筵。
天近重阳才二日,人过七帙已三年。
菊花泛酒黄封好,锦服趋庭彩戏便。
西南问俗付中丞,才望如公简帝心。
秋水落时川水稳,法星明处福星临。
雪山增重应逾昔,玉叠题诗又到今。
二纪同年几故人,天涯踪迹苦参辰。
闲愁误遣霜侵鬓,渴想空疑月写神。
再历容台惭忝窃,宏开宪府仰经纶。
满地风沙麦正苗,一番甘雨忽今朝。
土膏顿觉三春足,河润谁夸九里遥。
南国救荒应有望,几州遏籴转无聊。
燕山南面潞河东,彩鹢归来更得风。
三辅地形春日丽,九重天色晓云红。
入城未觉琴书累,趋阙行看剑佩同。
丰城剑气化为龙,雾鬣霜鳞半倚空。
老去成林终苦节,后来作栋亦馀功。
人间岁月优游地,天上栽培雨露中。
春明一别老滁山,素食空添两鬓斑。
新命忽传天上至,孤踪犹似梦中还。
身依日月逢更化,职忝夷夔愧押班。
小泊空村待月行,无端风浪夜还生。
舟人系缆频相唤,铃卒巡更忽自惊。
天近神京偏浩荡,水通沧海却回萦。
休阳山水胜东南,处士楼居倚蔚蓝。
春占四时偏耐老,云耕千亩不嫌贪。
门楣喜有金章客,樽酒堪供玉麈谈。
黄阁归来近十霜,稀年方进九霞觞。
未应宰相山中久,已觉神仙世外长。
笔底丝纶留禁署,胸中兵甲在遐方。
九载黉宫道自尊,曳裾今日又王门。
官清幸睹东平乐,禄薄聊供北海樽。
得句漫劳千里梦,怀乡空向此时论。
故家文献素相闻,上国秋风喜见君。
捧檄忽惊千里去,传经不负一生勤。
祖筵漫对黄花雨,离思遥牵碧树云。
一入都门三十年,秋风归兴忽翻然。
久供尚药回天眷,剩有良方与世传。
白发光阴闲后好,青山杖屦醉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