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蒙仲

宋兴化军莆田人,初名澄孙,字蒙仲,以字行。方大东子。理宗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知邵武军,表倡儒术,请立樵川书院,以广教学,治以最闻。官至秘书丞。始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及似道相,独求外补。有《女教》、《通鉴表微》、《洞斋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宜月宜风还宜雪,烟雨冥蒙景更宜。
说与客来休剥啄,先生长是倚阑时。
山占樵城最上头,眼前历历记曾游。
古来不少二千石,海内今谁第一流。
小队未妨需隙暇,大书已觉振岩幽。
而立之年不啻过,十分减尽少年豪。
吃它官饭如何稳,着了朝衫说甚高。
勤向溪山供日课,剩栽花木足年劳。
非民非吏一闲身,倏忽空山又见春。
明月清风终岁有,浮云苍物几番新。
不知世有弹冠事,但愿门多挟册人。
头胪如此可何官,习气居然简册间。
似有宿缘吾士友,差强人意此溪山。
青衿笑语非为冷,黄卷工夫可得闲。
惯从客里换春秋,愧见平生马少游。
怀去仅赢一黄敕,传呼能得几苍头。
浮沉冷宦存吾拙,梦寐清言写我忧。
晓日金门气郁葱,人间万里总祥风。
再登况遇三登盛,独乐何如众乐同。
行有玉觞陪迩列,岂无金鉴洞遗忠。
佳句千所嗔,谪与水仙隅。
樽酒酹逋翁,更道香影下。
尚居阑菊殿,岂占杏桃先。
梅自伤迟暮,人犹作早看。
笔床茶灶答蛩吟,摇落秋风万里心。
白发萧萧酒初醒,一龛镫火四更深。
黄花晚节香愈劲,老圃秋容景更奇。
欲侑瓣香无好语,且偷忠献一联诗。
众芳摇落此何时,争看江梅拆一枝。
相去小春才四日,调羹消息不应迟。
吕氏早皆期正献,范家晚竟相忠宣。
不成二十年声望,久坐难兄一旧毡。
红云朵里紫霞杯,敕使今朝四度来。
意一堂中开九帙,太微星里现三台。
佳处知音若不多,似将俚耳听云和。
溪山无自不挂眼,亭乎亭乎如汝何。
觅得广文沽酒钱,便须归隐四山环。
岂无半幅鹅溪绢,貌取亭前一带山。
屋老知非一木支,待时胜似有镃基。
安知好事无来者,幻出新亭愈崛奇。
见说西湖又一新,小楼高阁巧相萦。
江山何待人妆点,堪笑吴儿不老成。
此中小住自为佳,无柰看山眼欲花。
把作西湖风物看,不争多否也争些。
屈指夫容次第开,典衣去买海棠栽。
溪边堪插荷花否,便可四时携酒来。
武夷山顶足仙槎,欲往从之天一涯。
具唤小舟酹三谏,向来我祖是通家。
野性于人投合少,惟山差与意中宜。
专留一榻为渠下,绝似陈蕃见稚时。
人道西南三数峰,虽云峭拔欠雍容。
嗟哉偃娈要何用,却学为蛇羞作龙。
眼中光景几回新,无限英雄一窖尘。
但说百年亭已老,不知曾有百年人。
老山代出买山钱,更贴前头碧玉环。
报答风光无一句,不知更看几州山。
侧畔颓垣且莫支,也须别相草堂基。
要知风月无边处,不著亭台更自奇。
洲墅楼前眼界新,杜园池馆更回萦。
是中一景偏真率,觉得溪山却浑成。
短帽轻衫亦复家,前村后陌柳初花。
不须多学舞雩兴,随分春光管领些。
年时桂子例先开,新岁芙蓉手自栽。
不惜一春风雨过,许多好事待秋来。
便好时时具小槎,遍游水北水南涯。
游时要拣山深处,恐有山人处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