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葵

宋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求约未能休厌繁,每于得处自难言。
书曾过眼平心看,道不依形触目存。
木本草根如有见,山巅水际尽逢源。
自愧身无济世才,茅斋高卧白云隈。
堂堂玉立窗前竹,叠叠前铺砌上苔。
白鸟去边春日落,青山断处晚潮来。
对酒殷勤问后期,出门一步便相思。
自从剡曲回舟后,长忆巴山听雨时。
鹤发无成应念我,貂裘已敝欲从谁。
匆匆别后又秋凉,佳句遥知塞锦囊。
闻道拾遗流落久,归寻小隐钓游乡。
旧时邻曲浑如梦,此日江东欲断肠。
贫似山僧瘦似猿,病躯只合老山村。
空床鼿卼无毡卧,破褐褴縿有虱扪。
作甫里翁垂钓艇,学猗玕子饮洼樽。
秋风匹马柳江边,芹泮相逢意浩然。
吏部文章悬日月,子长史记在山川。
输君何啻百筹上,期我曾言千载前。
芹泮西风寂寞滨,相逢不作白头新。
人知叔向古遗直,谁识尧夫今逸民。
自古文章差底病,历观贤圣莫非贫。
故人昔日此留题,因入招提为觅诗。
石鼓长存僧屡换,窟泉尚在马安之。
风檐落叶仍唐桧,苔壁生尘且宋碑。
纷纷败叶已辞林,四顾凄凉夜色深。
月伴征人惊梦枕,风摇戌妇捣衣砧。
失群孤雁千山影,无数寒虫四壁音。
缺月黄昏照短垣,一灯明灭尚留残。
衰颓但觉风霜苦,忧患不知天地宽。
坐想兴亡成感慨,起瞻星象倍辛酸。
笑推窗户揖青山,茶鼎松风入耳潺。
老去已知今世错,贫来剩得此身闲。
漱流枕石心长在,涉水穿林步已难。
脱却蓑衣下钓竿,岂无线路透玄关。
斜风暂罢玄真去,明月来从太白攀。
自是老怀俱惜别,偶陪清话不知还。
草色苔痕挟雨骄,山斋一巷似渔樵。
三叉路口时时犊,一曲溪流片片桥。
风木参差泉上庙,烟帆来往海西潮。
断云将雨过桥南,谁想庄门憩雨谈。
雀喜客来喧古棘,蛙嗔人过没深潭。
莲房堕粉风初歇,稻叶抽珠水尚含。
田家一路到村南,尽是农人野叟谈。
鸟过江来平入树,牛沿堤去倒行潭。
蜻蜓影下波纹皱,䆉稏穗中秋意含。
移居山北向山南,天遣清风接笑谈。
无数凫雏穿稻塍,一群鸂鹜语茭潭。
鹭临清泚贪心起,莲到黄昏笑靥含。
一枝筇竹度年华,自爱藤阴夹雨涯。
野叟笑予衣落魄,牧童见客手交叉。
染成众绿桑初椹,落尽千红楝始花。
古寺栖身又两期,西风吹我鬓成丝。
俗儿往往貌相敬,吾道悠悠心自知。
尽去皮毛方是学,若无情性定非诗。
芦荻丛边日正长,人间乐处是江乡。
溪童钓艇分鱼闹,蚕妇山炉煮茧香。
疏雨漏天青破碎,冲风滚浪白猖狂。
为向东林问起居,更询李白近何如。
携琴想对青霞顶,觅句应巡碧玉除。
无复风流陪二老,空怜憔悴似三闾。
门巷萧条绝市声,吟肩终日耸崚嶒。
瘦如华表秋来鹤,贫似丛林旦过僧。
渴吻漫消茶一碗,枯肠不饱稻三升。
野客双蓬鬓,溪童一钓竿。
得鱼何与我,对境自成欢。
日暮欲归去,支筇更一看。
福唐钱氏子,爵命古诸侯。
老树护灵镇,神鸦迎客舟。
晨昏两潮汐,尸祝几春秋。
寒月照幽闺,眉多客里齐。
飘零杜氏妹,隐约伯鸾妻。
乌啄有新哺,凤飞无故栖。
浪出鬼揶揄,归来失故吾。
庭空榕落子,人静鸟呼雏。
潮退石自出,天高日正晡。
夜诵琅琅罢,山斋人迹无。
虫声助叹息,月影伴清癯。
黄卷十年子,青灯一腐儒。
斗柄犹未酉,明生已自庚。
月光本端正,人见有亏盈。
寂感此太极,炎凉彼世情。
千林同霢霂,一室淡虚明。
馀润浮窗眼,轻寒入鸟声。
纷纷度陇白,亹亹逼人清。
一别已五载,重来得旧朋。
秋风多败叶,童行半为僧。
暂憩亦云好,长游愧未能。
白发寒丛里,疏枝的烁明。
风霜半夜后,南北一时晴。
冷淡吟边景,啁嘈梦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