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年

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诸生。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称朱李。诗初学唐人,持格律甚严。古文长于议论。曾举博学鸿儒科,罢归。有《秋锦山房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为客心长醉。
感瑶华、飞来天末,报之木李。
燕市清明如梦寐,人语衣香沙际。
尚忆青门醉。
正秋千、翠裙入望,帝城桃李。
君向扬州吾湘汉,身与沙鸥无际。
泊春江无那,灯收水市、玉蟾才瘦。
笑传杯红卷半莲,郎官爱客依旧。
香残燕口。
寻春无力下阶迟。
晚来如有思。
何人曾谱踏青时。
艇子移来人不见。
才觉衣香,门对清溪掩。
一霎蜻蜓曾着眼。
楼边秋淡水云空。
遥山青数重。
隔江鸦队趁斜风。
半肩衾枕初寒夜。
客舍如船霜在瓦。
小灯清,残月下。
碧叠玲珑石,红斜窈窕窗。
薄寒愁煞水仙王。
恰有夜来私到,杜兰香。
映水藤边丝万缕。
往事惊心,柳下斜阳路。
渡口湔裙曾小住,年年别有流红聚。
不是湘筠,铅容恰似湘江水。
玲珑佛髻小钗虫,一样输他翠。
依约薄寒衫袂。
年时枫底白鸥乡。
欸乃一溪凉。
今日重寻,冷红十里,不见旧渔郎。
零星梅萼小渔衫。
空际冷红添。
画师要写分明,雪着意、染江潭。
国山香乳移栽旧。
绕书床、满林霜后。
楚臣最赏青黄糅。
青壁。
如此茅檐,如此闲吟客。
四五叶秋声,两三枝秋色。
愁绝。
难说。
且徘徊。
春事闲探,日斜风细,叶叶轻帆。
燕子来时,梅花落尽,人在江南。
晚来何处停骖。
有水复有山,岂云非佳胜。
昨来桥上眠,临流俯涓靓。
玉峡束江腰,红栏竹间映。
退翁斋中花底酌,当筵示我银凿落。
摩挲坐上一再看,知是吾乡碧山作。
至元月日镌弯环,古纹半蚀青苔斑。
双流襟带古津梁,此去何如汉署旁。
越鸟翠移平楚树,岭梅红趁下江航。
相门为政轻泉谷,名士持筹异孔桑。
念君磊落好兄弟,家在龙山黄叶村。
久阙寄书秋雁笑,忆曾纵酒雪镫昏。
传闻易改新烽火,耕凿粗安旧筚门。
锁钥从来借重臣,貂珰本意揖黄巾。
一时坐失关门险,千里俄催鼓角新。
日落诸陵谁系马,客逢三月易伤春。
龙沙燕尾承平日,北顾频烦玉辇游。
尚有罗裙传乐府,翻随羌管作边愁。
行宫寂寞双槐树,御气销沈旧酒楼。
丹梯直北通榆木,拂袖山烟百折登。
河注黄花衔二口,天低白草见诸陵。
行人尚忆回銮曲,碛岸曾移照妓镫。
旧隐篱根梦远,数枝客里霜凝。
粉黏瑶朵蝶双轻。
似有似无难定。

两岸洲平,三山翠俯,江豚吹雪东流去。
故陵残阙总荒烟,斜阳鸦背分吴楚。

青雀钿釭,朱楼画鼓,冥冥一片杨花路。

汲水费连筒。
旧谱花师笑未工。
叹息酒人云散后,屏风。
沙白柳桥东。
问讯筠阑第几丛。
绿了蘼芜归思晚,匆匆。
留摘鸟衔边。
细写匀红压盏圆。
饱食令君颜色好,空传。
风骤小篷偏。
淮雨吹花恰半船。
忆访故人清颍尾,斋前。
翠袖囗初,红榴压后,人在高梧庭院。
采罢明珠,纤手乍调清怨。
贪记曲、宝豆尝拈,怕顾误、凤丝徐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