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觐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山川有灵气,钟毓应不虚。
藏器待其时,轗轲诗与书。
刘蕡甘下第,鬻赋耻相如。
君子爱其身,小人爱其财。
富贵偶然事,时乎不再来。
穷愁传著述,发愤郁雄才。
北溟有巨鱼,深居不知处。
长额复修鳞,蛟龙讵敢拒。
吞鳌极四游,跋浪翻蓬屿。
北镇临青幽,山尽南山口。
峭茜如列屏,岚光入虚牖。
古洞锁金牛,神物夜出走。
从事丹铅孰后先,棘闱几度际蟾圆。
万年嘉会开恩榜,八月崇阳预庆筵。
华国文章争气运,逢时利器尚钻研。
槐花争趁桂花黄,簌簌青芬拂客裳。
有子读书真乐事,看君挟策上名场。
秋风展骥嘶长路,春雨听莺到建章。
隋唐宫殿已灰尘,梵宇巍峨更几新。
图画丹青皆古艳,留题名姓尚先民。
僧规浑朴具禅意,佛相庄严成贵人。
北略征衫带血腥,燐燐塞草夜含青。
东窗有计诛名将,南渡何人问虏廷。
遗墨流传争爱惜,停车修谒又重经。
观风懒作探花使,辱在刍荛访异材。
冀北群空多骨相,江南春信只梅开。
品题不薄茅檐陋,采取能将卉圃该。
地名乌拉又名鞋,兹草称之义转谐。
物产蕃滋仍土俗,春风披拂满江涯。
安排不去尘中驻,冷暖还将足下偕。
三分难厌蚩尤旗,赖有偏安鼎未移。
郁郁军山终赍恨,滔滔汉水永方思。
春秋大义文公笔,伊吕名贤杜老诗。
白岳灵葩属贡参,寻常弱草亦堪吟。
生当夏雨宜河畔,捣向秋风入夜砧。
翻笑倾葵空自卫,更如挟纩可人心。
古柏参天已劫焚,乔林依旧引清薰。
阵图常捍巴江水,羽扇曾挥相岭云。
祠近园陵犹顾命,身终王事竟全军。
草名乌拉古无传,近与村农用最便。
露重芒鞋侵晓去,霜凝葛屦觉春还。
山中踟躅名称异,王不留行义可捐。
南方未定此军屯,想见英灵今尚存。
铜鼓摩挲微作响,剑门险远有归魂。
君臣一德兼师相,吴魏三分已坐论。
世事茫茫少定程,讵今离合限平生。
云驰电掣争消息,海阔天空见性情。
不愿诗才资酒力,应将人品重文名。
草堂风景足清幽,绕径寒溪静不流。
小队元戎曾见访,中唐诗卷自长留。
桂花井畔金飙冷,枫树林端玉露稠。
春光冉冉落芳菲,龙首山深锁翠微。
廿四条风寻客约,几翻梅雨送君归。
垂杨小院莺儿梦,晴昼疏帘燕子飞。
别路听琴泣凤翚,荒斋苜蓿苦因依。
文章月旦推名宿,禾黍秋风稔近畿。
喜雨桥边萦绿柳,飞龙关外怅青衣。
蒙蒙夜露点轻纱,减却愁颜强对花。
红紫遍园春绕梦,碧青涵树暮归鸦。
风光坐里诗同伴,酒意多时客在家。
青衣江绕蔡蒙东,疏导当年见禹功。
世治筹边能善后,山深藏疾易兴戎。
好官岂为求无事,薄命真堪解固穷。
忆向门高设矢弧,熊罴协梦不曾殊。
韶华再度宜男草,宝气重还合浦珠。
相业三槐得未有,慧心七月识之无。
定知仙品不寻常,近得江南异种香。
泉石自甘心共白,缥缃借润甲初黄。
冰肌玉骨差同味,金盏银台欲比芳。
几日行程傍海涯,云山回望是吾家。
庭槐近午萦清梦,路柳斜阳带晚霞。
难得临时文入彀,可能到处雨随车。
祈祷封山作雨云,风霾镇日苦炎氛。
曾惊泽国无馀润,合向桑林忆旧闻。
杯酒不消心似醉,燃眉何计志如焚。
十日征途往复还,翻因苦旱念民艰。
独留夕照明郊甸,尽有晴岚带远山。
芳树笼阴皆暑气,老农挥汗尚愁颜。
坐阅先庚又后庚,风光不觉在清明。
看来锦绣饶三月,恐为诗书误一生。
花鸟依依儿女态,云山渺渺弟兄情。
林有孤山苏有堤,勾留白傅是湖西。
六桥花雨仍遗迹,十里笙歌半客蹊。
天子时巡筹富庶,才人情思寄标题。
想像馀杭风景同,披寻犹在画图中。
可怜富贵延南宋,犹忆神仙说葛翁。
梵宇云深飞鹫岭,层楼水面阚龙宫。
见说西方有圣人,权将玉质奉金身。
幽龛合现庄严相,寰宇常随去住因。
最上菩提归宝觉,无馀灭度豁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