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明震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但见九州大,安知岩壑深。
不有登高兴,安知天地心。
少壮背人去,瞥如鸟投林。
屏息不知有天地,梦梦侧视如釜底。
微闻殿角走轻雷,色然云物随人起。
奴子献瓜大于瓢,持瓜待剖心摇摇。
自我来天津,一日课一诗。
出门泥没踝,岘屼窥天倪。
登高夜气静,得此晨风吹。
又听湖阴卧吹笛,十年人事真飘忽。
至人乘物游无穷,今我胡为但兀兀。
消尽回肠荡气中,中原落日看鸟没。
故人别我无消息,江头日日愁风色。
莽眇关河又一时,飘忽春光不相接。
悲欢黯黯思昔游,脱帽笑指祢衡洲。
晨风吹林散寒雨,星落城头捶大鼓。
怨逐江南江北云,往事烦冤向谁语。
颇传海上旌旗新,深语沉沉四座昏。
江流束百忧,云光媚初夕。
绵绵惓水木,清响倏已隔。
江城延古欢,揽裾怨将别。
层台吐曙鲜,大星没城头。
理带愉晴皋,揽思惓湖楼。
枻响梦乍离,孤花照深愁。
鸿蒙凿元胎,地脉郁王会。
盘冈若蛇赴,蹑足出鸟背。
落日荡遥悲,烈风夺天隘。
烟屿乍离合,流霞翼馀光。
回波无尽情,原野赴苍茫。
天意惜馀春,岩花閟幽香。
饥乌下林木,哀鸣念其雏。
寒风聚野寺,官吏当门呼。
敛筹散米粥,绕岸闻喧呶。
洪涛穴蛙黾,岸圮江流横。
落日散寒乌,泊舟心转惊。
吹荻爇残火,四望无人行。
趋枻避风沙,雨势压绝壁。
万木噤无声,石气浓欲滴。
层阴失象纬,猿鸟各悚息。
蓬穴露光圆,远屿浓欲滴。
烟披沙草微,孤棹弄寒碧。
泛泛入空明,前帆去不息。
落日下寒沙,征夫犹未息。
赢马带西风,行行度平隰。
岂畏跋涉艰,但忧时事棘。
杨柳依依处,溪堂画不如。
漫歌金缕曲,还读玉函书。
翠幄莺巢稳,青箱蠹简储。
寒风八月乌梢岭,积雪千年古浪河。
从此南鸿断消息,今愁争似古愁多。
寻常人事纷如发,况复时艰百态新。
高柳两行心万转,陇头黄雾不成春。
高树一蝉催晚晴,去年同汝听秋声。
离愁不入华严界,立向西风却又生。
又见炊烟出树头,参差野水暗通沟。
胸罗怪史支离叟,坐有黄花烂熳秋。
宜雨宜晴天亦暝,为陵为谷我何求。
铃语层层风雨寒,支筇人老怯凭栏。
之江到此霸图尽,病雁横空来日难。
肯与西湖作屏障,可容东海镇狂澜。
湖居不见中秋月,偏向僧楼坐雨深。
避世渐谙蔬笋味,入山终负水云心。
人生适意每不足,眼底有诗何处寻。
国身通本春秋旨,海内从教索解人。
绝塞散存专制体,一廛今作幸生民。
少年慷慨犹摩剑,乱后光阴看转轮。
冥鸿踯躅冻云前,莽莽高城夜可怜。
客至怕谈新历日,病闲聊补旧诗篇。
看人只合成孤醉,守岁何因得早眠。
四围修竹一山风,避暑人来佛殿空。
扰攘虫飞灯影外,微茫秋在雨声中。
昨非未必今皆是,世短终知境不穷。
悠悠人事重经眼,㶁㶁溪流旧绕墙。
明月入怀添悱恻,野禽呼我共苍茫。
客中作客知官味,山外看山惜夜光。
溪流如带绕羊肠,结束巉岩一线光。
天地忽收心悄悄,冬春无界景苍苍。
孤萤避影知灯近,暗雾笼沙觉草香。
城角炊烟一片愁,眼看生事但悠悠。
人无肝胆常如客,山有晴阴各自秋。
千亩瘴开留晚照,双江水涸笑清流。
落月怀人无限情,起看江色未分明。
雾中但见千帆顶,天末微闻一雁声。
得免飘零兄弟老,深于哀乐古今平。
秦淮初夏景夷犹,薄薄云阴宿雨收。
烟水有情诸老在,莺花如我一春愁。
故家文物存刍狗,一代人心幻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