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茵

宋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逝波不可回,白鸟不可驯。
古人成感慨,今人犹古人。
东西耕钓窟,左右利名津。
倚遍阑干曲,知几有几人。
竹暗笋无数,江晴水有痕。
田蛙喧麦陇,野犬卧柴门。
竛竮竹外枝,啼妆凌晓霰。
东君不主盟,对人作此面。
躞蹀水穷处,鸡犬非人间。
褰裳不用涉,迤逦逃秦山。
沿堤过竹所,履声惊龟鱼。
人生适意耳,何必驷马车。
策驴风雪中,东君献诗料。
花惊非故吾,聊复索花笑。
同此江湖心,有盟非知己。
我亦畏机人,莫入惊波里。
鼻祖旧游地,留得老桂香。
有能培植之,此香传诸郎。
造物无尽藏,散在林泉中。
结亭相周旋,人与万境空。
风来无市声,景物占深净。
鸥狎堂上翁,时来点天镜。
受用十三诗,不离方寸地。
门外自风波,行之以无事。
百丈崖悬立,一泓流绿漪。
品题无好语,摹写冷泉诗。
悠悠涧边人,溅溅涧中水。
水流无返时,人生流水耳。
善积端如水涤源,源深自可羡来昆。
岁当有室讵为老,意者重闱思弄孙。
和乐定知江有渚,硕蕃伫见叶流根。
梅边又上帝王都,柳下俄空处士庐。
汉月楚星人去后,淮云蜀雨事何如。
东龟不食西征缺,南雁难期北信疏。
竹满园林水满沟,幽深地位度春秋。
坐中不可无侯喜,歌处何须有莫愁。
别墅帘栊风飐燕,远村籉笠雨耕牛。
把茅为屋竹为城,柏子香销道气生。
九十春光花一片,万千心事雨三更。
连村鼍鼓相高下,断浦渔灯半灭明。
几欲扁舟载雪来,可人风月相蓬莱。
因思渭北吟春树,消得江南寄早梅。
应接山川公事省,主盟觞咏旷怀开。
年少逢春不惜春,惜春还是白头人。
飞花入坐儿曹舞,细草蒙阶醉后裀。
未羡食前罗五鼎,静看檐隙走双轮。
难把来笺向后黏,载持珠玉傍风檐。
吟根此性辞平易,学本于经意简严。
未逊弥明联石鼎,还嗤韩渥赋香奁。
过墙新竹粉痕黏,蛙闹池塘燕掠檐。
自喜江乡成懒散,从教世界要庄严。
稻秧井井畦千纬,荷叶田田水一奁。
枝头红白乱飘零,又是风光入柳汀。
自笑半生成草草,不知双鬓已星星。
贪吟为有诗磨勘,戒饮从教酒勒停。
梅花旧刻字将磨,勘辨其如病眼何。
千载鼠须遗墨少,一时赝本误人多。
肯将金谷序文比,因想山阴气候和。
广寒世界放新晴,景物萧疏八月深。
窗外方疑天雨粟,风前已见地流金。
举留清致为诗助,收拾馀香付酒斟。
八面玲珑静向阴,静中时现定中身。
解传佛祖从前意,便是羲皇向上人。
背日一檐浑不暑,依山百卉若为春。
北望中原惨莫烟,楼头风物故依然。
后人拍得阑干碎,往日轻教眼界偏。
水撼金焦声亦怒,云连楚泗势犹全。
以义名庄遗后昆,隐然文正典刑存。
当知疏远诸亲族,同是高曾下子孙。
先世家风传不坠,废祠香烬喜重温。
古貌如君更古心,舣舟来伴故人吟。
十分酒醉忧时切,一点灯昏语夜深。
半似画图经雨壁,不成宫徵乱风琴。
居家巧作浮家样,此即人生不系舟。
政恐风波起平地,直教砥柱屹中流。
浪花影动重帘月,潮汛声喧万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