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谦

宋汉州绵竹人,或云德阳人,字无变,号澹斋。李良臣子。以荫补将仕郎。历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召置幕下,颇有赞画。官终潼川府通判。以文学知名。有《澹斋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万艘相衔系江渚,夜半疾风来莫御。


舟轻力孱费支拄,大声舂撞如臼杵。


千金应有觅壶人,冤呼仓黄那忍闻。

江流不知几曲折,但见远树合复分。


上滩下滩橹声急,眠沙白鸥如不闻。


山行畏迟舟欲速,试较里程翻诘曲。

劝君不须下瞿唐,顺流从此道路长。


劝君早上瞿唐去,溯流虽艰近家乡。


我今出蜀几寒暑,催归苦念家人语。

九区混轨文,正宁垂衣裳。


公家转洪钧,一气斡混茫。


蛮夷奉琛贡,月窟东扶桑。

禀生拙以疏,俯仰人事劳。


烦疾乘秋至,幽忧安能逃。


闭閤无馀欣,西风晚萧骚。

似嫌洁白太清寒,故著微红略破颜。


俯仰聊同闲草木,不妨游戏住人间。

朝发江亭暮山驿,面颜尘埃手龟拆。


弟兄相逐两浮萍,一盏村醪慰愁寂。


高堂老人念儿寒,儿念老人不得眠。

上如跻云下临渊,乱石当道如防贤。


遥看一鸟转绝壑,鸟已烟沉吾木末。


晚风吹雪作云飞,山中更添一尺泥。

风惨云低月欲堕,路上荒村愁僻左。


萧条横道屋三间,伛偻迎门僧一个。


夜深山鬼声砉然,恐来吹灯不敢眠。

故人留饮归夜深,铜瓶唧唧虫微吟。


一灯犹照读书眼,半纸忽生怀古心。


亦知所贵何必用,鱼目骊珠自轻重。

双毂行天不停辔,世间那得西流水。


麻姑昨夜呼我饮,笑说海尘飞几几。


百年半见韶华浓,不妨老子颊仍红。

先生古心寄玄漠,老松矫矫石凿凿。


已欣净社得胜友,更枉高轩出奇作。


山林轩冕无间然,造物从公意所便。

庭前紫薇初作花,容华婉婉明朝霞。


何人得闲不耐事,听取蜂蝶来喧哗。


丝纶阁下文书静,能与微郎破孤闷。

判司碌碌尘埃间,可能老此横海鳣,一朝雷雨插两翰。


九江风高浪如屋,万里扁舟帆一幅,梦魂先绕湖山绿。


玉除有地容著身,且为岷峨起斯文,莫来憔悴随鸡群。

爱山仍以山名斋,问山何许檐周回。


午窗睡足一笑起,风吹市声不到耳。


插貂鸣玉主人事,山不撩君君自戏。

平生不喜杀,杀戒宿所钦。


累此多病身,蔬食惭未能。


连日乏庖供,只鸡荐肴蒸。

小窗日影转悠悠,卷尽残书却到头。


香茗半瓯轻列鼎,好诗千首胜封侯。


朱弦无复人三叹,白璧空惭我屡投。

向来穴纸笑痴蝇,犹觉文章是小乘。


四壁图书聊隐几,半窗风雨屡挑灯。


卑枝早厌鸣冈凤,尺水难留跨海鹏。

不于蜗角更称兵,放下诸缘即太平。


但有千篇足传世,不须二顷可谋生。


盘餐粗粝圣贤事,门巷萧条千古情。

挂起西窗横笛中,白鹭亦有佳客容。


江风脱帻吹短发,明月入户窥愁胸。


只须茅茨补疏漏,安用楼观相复重。

日落未落空明中,琉璃夜色开天容。


一江不浣清净目,百榼能平碨磊胸。


神山在前若可到,江妃去人无数重。

平地坐我帆樯中,翠峰出没工为容。


轻鸥舞晴沙照影,苍蛟吼浪雪薄胸。


渔舠系月江一曲,樵斧斫云山几重。

寒食已过风日好,城郭稍背郊原幽。


双扉昼闭亦何事,一杖携春仍浪游。


但觉桃花成老大,不知杨柳尚风流。

自然秾脸与深唇,一味繁红也绝伦。


沧海浪传千岁种,武陵应有四时春。


去年崔护诗仍在,前度刘郎意独亲。

主人爱客客留连,敢比荆州遇仲宣。


亲奉绮谈逾十日,空劳清梦隔三年。


未能轻去田园乐,那得长居几杖前。

香案前头自乞归,归心先逐雁西飞。


岂关松菊吾身重,偶托莼鲈此意微。


行乐不妨千骑拥,照人何必万钉围。

解携仍是一年馀,本自情亲听迹疏。


子去合登青琐闼,人言方驾短辕车。


向来花月空馀梦,近日诗文定起予。

夜床风雨忆相过,节物惊人奈老何。


只有孤鸿知我意,每因明月为君歌。


千山梦去无由到,一字书来已觉多。

蒙蒙烟雨湿闲愁,往燕来鸿共远游。


引满白醪欣再熟,尽开黄菊耐深秋。


眼前节物重凭槛,醉里商歌缓击瓯。

长忆君家得隽多,庭前桂树想婆娑。


岱云触石才肤寸,溟浸稽天但一波。


颇欲弛韝观纵击,可堪伏枥起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