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玑

宋温州永嘉人,字文渊,一字致中,号灵渊。徐定子。历任县官,由武当令改长泰令,未赴。工诗,与赵师秀、翁卷、徐照并称永嘉四灵。亦善书法。有《山泉集》、《二薇亭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簿领初为建水栖,移官南浦又沈迷。


溪山转处人烟隔,惟有黄鹂一样啼。

翠霭空霏忽有无,笔端谁著此工夫。


溪山本被人图画,却道溪山是画图。

柳著轻黄欲染衣,汀沙漠漠草菲菲。


晓风吹断寒烟碧,无数鸳鸯溪上飞。

断桥横落浅沙边,沙岸疏梅卧晓烟。


新雨涨溪三尺水,渔翁来觅渡船钱。

夜凉扶杖出山斋,身似孤云倚石崖。


吟就不知山月晓,清风满面落松钗。

断崖横路水潺潺,行到山根又上山。


眼看别峰云雾起,不知身也在云间。

丛丛扶重蕊,微风动弱枝。


北人言语巧,唤作菊酴醾。

向晚菱歌起,风平水不流。


鸳鸯两相逐,飞过采莲舟。

湘水知几派,到湖相合流。


烟深云梦晓,风静岳阳秋。


送子方行役,令予忆旧游。

去年官满处,送子意何如。


地接泉山近,人依大泽居。


南中繁赋役,美政辑田庐。

冷落生愁思,衰怀得句稀。


如何秋夜雨,不念故人归。


蛩响砌尤静,云疏月尚微。

寄问安仁弟,弦歌又一年。


流来溪水远,清到县门前。


故里人情乐,新居物色鲜。

五字极难精,知君合有名。


磨砻双鬓改,收拾一编成。


泉落秋岩洁,花开野径清。

清游吾有分,浑似昔曾来。


野屋凭高住,青山到水回。


欲看灵岫远,须待晓云开。

天寒多木叶,愁思满溪滨。


惆怅往来渡,经行多少人。


时情犹重腊,岁事每占春。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


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


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

江天经雨后,秋意转新高。


远棹送行客,凉飔生细涛。


高人初禄仕,判语亦风骚。

曾听道公语,先师爱此梅。


但知传说老,不记若年栽。


半树枯仍发,疏花晚自开。

长日无吟伴,闲庭伫物华。


竹枝斜带雨,草色净侵沙。


风度平生友,邻居几十家。

园无三亩地,四面水连天。


行向楼高处,却如身在船。


野花春渚外,山色海云边。

湘水几千里,平流少激湍。


数家分市井,列石起峰峦。


岂是昔曾到,犹疑画上看。

郡以竹为名,因知此地清。


溪来城下绿,山到市边平。


入幕非无客,能文必有声。

晨起风吹面,朝晴野雾收。


高峰多远见,浅水少平流。


世事非难了,尘劳独未休。

穷冬逆旅身,薄宦此艰辛。


渡水添愁思,看山忆故人。


烟生村落晚,雨过竹松新。

一阁手自建,一庵居在东。


既然头欲白,不用剃令空。


门掩春山绿,檐依晓日红。

万法先除病,谁能识病多。


因来净名寺,认得老维摩。


海水峰前听,秋山雨后过。

洞在寺之右,昔存罗汉踪。


石峰排似笋,山势裂因龙。


自有泉甘美,无愁路叠重。

瀑水数千尺,何曾贴石流。

还疑众山坼,故使半空浮。

雾雨初相乱,波涛忽自由。

雁山深又僻,无数石岩奇。


皆是僧分住,最先谁得知。


逐时多异景,前辈少题诗。

山是朝廷赐,名从古昔传。


为堂居此地,汲水记前贤。


雨露馀根在,荆榛细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