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泂

苏泂,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老子轩冕总相忘,归办芙蓉制作裳。
多少隐沦天下士,无人知我亦何伤。
香萱夹和宜男草,高下山栀安石榴。
一样薰风分五色,蜀葵林畔按凉州。
仙装宫样一群群,花外花间蔼若云。
羞涩葵榴无举止,尽倾颜色向南薰。
朝家积累有深仁,天听由来不远人。
且愿君王省征伐,明郊重见四夷宾。
花枝人面两欣然,和气晴光四接连。
亲向官街听舆诵,太平天子万斯年。
燕罢芳园敕御龙,须臾仙仗簇还宫。
千官过尽尘如雾,薄暮香钿满路中。
月中鼓吹日中归,重领中宫拜寿闱。
指点都人最欢喜,今郊恩赦每郊稀。
黄门驰马去如云,末后椒房驾玉轮。
惊起秋风无处避,变成三月万花春。
三边兵隙果谁开,尽道秋高战马来。
宗祀告成无一事,小臣欣睹带花回。
一阵春风起,依然故旧情。
墙根霜下草,吾与汝更生。
清贞表独立,半蕊便风流。
信有魁天下,群芳未转头。
一个冬青树,莺声日日来。
屋西偏娅姹,应是绿云堆。
望帝城中住,春宵血沁花。
何乡真万里,还忆梦中家。
一叶舟中宿,风高浪亦高。
回头人世事,真觉细如毛。
明月在天上,流光遍草莱。
平生一樽酒,思与故人开。
明月耿清夜,乱蛩啼草根。
幽人浑未寝,独自倚柴门。
萦风送腊回,生意遍陈荄。
似织如丝处,春从里许来。
翠蕤低映郁金裳,昨夜千门万户凉。
蟾小未禁仙掌露,犀寒先透玉墀霜。
唤回临水登山意,恼乱薰天扑地香。
风凄日薄鬓毛新,岁岁年年乐此辰。
多少昔贤留赋咏,大都九日称清贫。
瓮头无酒心仍醉,篱下看山意愈真。
黄花已判一年休,短褐无端又去秋。
环堵肯云原宪病,卜居那免屈平愁。
交情白发知难有,故里青山未拙谋。
十行芝检从天下,六月荷花照水开。
未必便将东节去,不妨政用此时来。
安排过阙留中奏,想像攀辕恋别杯。
信手公侯八十年,言归山泽更臞仙。
声名固自盖天下,耆老所当留日边。
满腹诗书真我有,一门簪笏自家传。
交友凋零似晓星,生涯依旧短长亭。
前身房琯仍名永,今代苏耽不姓丁。
儿女成行头自白,湖山相对眼终青。
风林缥缈有如无,烟树重重直爱渠。
今我时光能有几,古人诗兴已无馀。
又随箬舫冲潮去,未结茅斋并水居。
穷冬那得许奇观,疑怪重衾夜更寒。
正烂漫花随处有,不坚牢玉暂时看。
上章谒帝应留得,下令教儿莫扫乾。
春禽唤雨屋山呼,二月韶光一半无。
作祟岂逃泥滑滑,原情当坐谷孤孤。
不应豆蔻花梢重,已怪荼蘼叶子粗。
三分春事二分休,造化明明百草头。
一夜雨声清似玉,半窗梅影淡于秋。
家贫只与诗为伍,客去从教睡作俦。
城郭春风赋式微,忽看莺老燕雏飞。
秧田水满闻姑恶,树叶阴浓叫姊归。
百岁襟期真索寞,十年心事只依稀。
纷纷忙事几曾闲,快上高楼得解颜。
夜月一奁花似镜,春风千叠柳如山。
多情未放芳尘远,渐老难追少日还。
了知名节重于山,谁信今人古谊存。
百草前头梅萼秀,群飞之内凤凰尊。
有身合下阳城拜,无些能招宋玉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