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犹疑薰透帘栊。
是东风。
不分榴花更胜、一春红。

嘉熙殿里春日长,集贤奉诏写苍筤。
迩来二十有五载,飘零残墨到江乡。


匡庐高人昔同住,每见挥毫凤鸾翥。

枫林飒飒凋寒叶。
汀苹败蓼遥相接。
景物已非秋。

雾透龟纱月映栏。
麦秋天气怯衣单。
楝花风软晓来寒。

一初阇黎诸法解,吹得道人双剑箫。


大道不知宗北秀,看山直欲尽南条。

抱拙投闲计未疏,但看岁晏复何如。


丹山碧水吟招隐,白发苍颜赋遂初。


逸少幽情谁与畅,元龙豪气未全除。

岩壑萦回云水窟。
林深路断迷烟客。
茅屋数椽携杖舄。

东山棋局暂夷犹,元老还家尚黑头。


自是洞仙无甲子,谁知琪树几春秋?


行看曳履趋三殿,且慢骑羊向十洲。


待历中书念四考,始携黄石问丹邱。

蓬壶紫水远通潮,人踏金鳌弄紫箫。


百里贤星环寿域,十分春色醉花朝。


调和玉露凭仙掌,旋转天文属半杓。

梦中彩笔几生花,海内文章属大家。


言授五千传紫气,仙成八百近龙沙。


邀谁绝岛同鞭鹤?


就我闲园学种瓜。

新剪春萝制野衣,烦君芳讯到柴扉。


百年坐叹驹过隙,三仕还如鹢退飞。


世外烟霞堪结侣,山中甲子总忘机。

今古齐观劫外春,朱帘高卷彩筵新。


霜威尚见前朝老,雪鬓长看后代人。


黑白且图良友对,敲推嬴得野僧邻。

老叟归山后,梅花作蕊时。


闻君过学易,愧我未吟诗。


子大家声播,名逃身累遗。

今年腊月两闻雷,虩虩声从何处来。


阳不闭藏先出地,下民修省可禳菑。

客有东归思,维舟向浦桥。


江声翻石面,云气拥岩腰。


怅饮淹泥潦,归程问野樵。

能承仁爱起春霖,作宦天南白发心。


姓字月中高阚泽,文章社里得东林。


丰神听我传孤韵,杖履因人寄好音。

愿闻清净法,往谒富春僧。
妙论听不厌,道心中自增。
如此醍醐味,使我尝未曾。
富春江头风浪稀,富春山里薜萝垂。
满前明月为谁好,中有高僧劳我思。
意适定同鱼跃处,神清都在鹤鸣时。
天边十五汉星郎,绶绾桃花佩水苍。
陶令隐从三径里,葛侯归向二楼旁。
丹砂几转藏勾漏,玉舄何年出尚方。
朱衣白简侍彤庭,名姓三朝在御屏。
方伯部中尊赐履,曲台门下老传经。
筵开五月菖蒲碧,海涌三山菡萏青。
仙人邓郁宴家园,彩服春花五色繁。
诗自盛名标海岳,隐堪华发老乾坤。
朱霞半入浮丘宅,紫气先开柱下门。
住楫溪头曙色开,萧条门径剪蒿莱。
正逢松菊邀欢日,况有琳琅善颂才。
皇象醴梅供客醉,朱登遗蟹待宾来。
两家世好似朱陈,击壤三朝祝颂新。
高卧啸从苏岭客,太平耕是鹿门人。
闲来日月惟藜杖,醉后烟霞一葛巾。
迟回六十岁初周,岂待嵇康策可休。
堕地一声留结果,翀天双翼总浮沤。
久知尘网无鸾凤,幸释名韬谢马牛。
道人气味自婴儿,抵镜精华雨鬓丝。
过隙凭生宁有相,无怀中夜讵多思。
江山留我看春眼,岁月饶人举案眉。
君不见万石君家相济美,齐鲁诸儒无所比。
又不见德公隐鹿门,有子勋名世代存。
刺史悬车三十载,宁教五马家风在。
去岁枫桥度岁除,寒灯一盏自抄书。
谁知东观归翻史,仍许西垣缀佩琚。
四辟不忧狞虎豹,九成犹恐眩鶢鶋。
芙蓉城郭自天开,形势盘回亦壮哉。
风作鸣潮吹雨散,山如走马渡江来。
王图霸业今何在?
越寺吴宫莫漫哀。
闪闪幔亭霞,铺筵作玉华。
极南星入部,初度寿名家。
从事尊馀酒,陶公径满花。
七十仙踪鬓未皤,百花深处一高歌。
儿孙绕膝称觞日,戏彩斑斓乐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