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犹疑是香气浸透了帘栊,
原来是东风巡游。
不曾料想榴花竟胜过、整个春天的红艳。
新雨初霁,绿意连接远空。
蝴蝶也慵懒飞动。
闲步走过绿荫深掩的庭院、小花正秾丽。
以上为【乌夜啼其一初夏】的翻译。
注释
乌夜啼:即词牌《相见欢》,初为唐教坊曲名,双调三十六字,“乌夜啼”为其别名。
薰透帘栊:化用卢祖皋《谒金门》“风阵阵,吹透一帘花信”
不分:不料,周邦彦《蝶恋花》“不分榴花更胜红”
蝶飞慵:暗用杜甫《曲江》“穿花蛱蝶深深见”句意
绿阴深院:欧阳修《阮郎归》“绿杨深处庭院”
以上为【乌夜啼其一初夏】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通感手法勾连初夏意象。首句“犹疑薰透帘栊”以嗅觉 uncertainty 切入,巧妙引出“东风”主体;“不分榴花更胜一春红”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无情之花以争胜意志。下阕“新雨过”三句构建色彩交响:雨洗之“绿”与慵飞之“蝶”形成动静对照,末句“小花浓”的特写镜头,在绿阴深院的宏大布景中点缀出生命的浓烈,体现宋末词人于细微处见天机的观物方式。
以上为【乌夜啼其一初夏】的评析。
赏析
这首小令的独特韵味在于三重矛盾统一:感知层面,“犹疑”的朦胧与“榴花胜红”的鲜明形成认知张力;时空层面,“一春红”的历时性记忆与“新雨过”的共时性体验交织;情感层面,“蝶飞慵”的物态倦怠与“小花浓”的生命勃发构成心灵镜像。刘辰翁作为经历鼎革的遗民词人,在看似轻灵的夏景描绘中暗藏深沉的时间之思——“绿连空”的宇宙生机与“闲过”的个人存在形成微妙对峙,恰是其《须溪词》中“以闲淡写沉痛”笔法的典型体现。
以上为【乌夜啼其一初夏】的赏析。
辑评
清·沈雄《古今词话·词评下卷》:“须溪《乌夜啼》‘不分榴花更胜一春红’,巧思俊语,直追小山。”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初夏景,榴花胜红,绿阴浓处,小花自放,浅语中有深致。”
沈祖棻《宋词赏析》:“刘辰翁词每于不经意处见匠心,‘蝶飞慵’三字既状物态,亦见人情,盖遗民心境之自然流露。”
以上为【乌夜啼其一初夏】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