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万万人中数我零,为农亦是一微星。


衣裳无补吾明主,天地徒存此老丁。


阔水游鱼尾不赤,绝云高鸟影俱青。

白头归老荷君恩,一代勋名众所尊。


自古年华稀七帙,本朝科甲重三元。


海中仙子长生箓,洛下先生独乐园。

浮云几万里,白日闷晴晖。


稍觉波涛缩,犹闻点滴微。


两旬捐破扇,五月着寒衣。

年才逾壮早相知,北骑南船几别离。


二老皆邻八旬寿,一生谁赋万篇诗。


特承枉顾元无说,获侍同行识者谁。

自知酒量防逾矩,敢诧诗才妙斫轮。


古圣贤心得丝许,虽非尼扁异愚民。

五男三女儿,侥幸肖吾祖。


贤愚挂怀抱,笑陶敢效杜。


长男近寄书,长女化为土。

颓龄侥幸古来稀,休致多年但欠归。


决不再思龟左顾,幸犹免赋雉朝飞。


江山如旧几寒暑,天地无情多是非。

一鸣场屋老书生,晚节蹉跎百不成。


旧试卷忘涂注乙,新吟稿漫草真行。


柄臣全似逢崔胤,座主徒劳识李程。

诗人而寿者,近有数老仙。


后有陆放翁,前有曾茶山。


亦复有二赵,南塘与章泉。

昔闻老莱子,希年奉慈亲。


佯作小儿啼,斓斑彩衣身。


事有异天壤,予生何不辰。

只影兼孤喙,攒眉更结喉。


一生无大喜,万种有闲愁。


冠豸羞言路,凭熊齿郡侯。

孝子不愿为高官,履危未必亲心安。
孝子不愿食厚禄,移此禄为亲之福。


亲家堂上太夫人,九九之算饶五春。

衰翁七十五,犹有身世忧。


暑不办寒计,朝始为夕谋。


海若挟风伯,扫荡数十州。

世短心徒长,日暮道更远。


偶荣匪运泰,骤落非命蹇。


王侯死无葬,将相谪不返。

今所以知古,赖世有书史。


后所以信今,岂不亦藉此。


昔在韩魏公,治平四载耳。

幼尝习古诗,生平不满百。


人生如蜗牛,欲升一丈壁。


我幸七尺身,燥土馀三尺。

先祖八十四,卒予生之年。


先父五十六,予甫三岁焉。


厥今七十叟,万死偶获全。

无妻牧犊子,带索荣启期。


予亦年七十,幸犹未至兹。


颇亦似陶翁,粗有五男儿。

扁舟一水接湖杭,久别先生道德光。


名子我方思右咳,隔邻公此选东床。


彭聃上寿终澌尽,刘白同年各健强。

论交未觉白头新,闭户车成合辙轮。


自古云希七十老,即今仅见两三人。


欲心久绝身宜健,醉鼻常鼾梦不春。

晦庵感兴诗,本非得意作。


近人辄效尤,以诗言理学。


志南写柳吹,曼卿咏禽乐。

后山与简斋,仅年四十九。


诗少句句佳,天地同不朽。


予幼初学诗,一日赋一首。

斋沐披来卷,焚香道主臣。


误蒙玉堂老,垂顾草庐人。


帝所闻韶奏,朝廷掌制纶。

吾生已是三分过,此地胡为一纪留。


万事无心偶然耳,久将身世付浮休。

少陵诗诧古来希,老病馀生曷不归。


不信神仙不信佛,死时惟裹破深衣。

周家八百年天下,文武焉知有赧王。


老寿彭公亦馀骨,始知生死是兴亡。

后山卒仅四十九,讳日崇宁一日前。


当时假使馀七帙,忍见中原丙午年。

脍炙鲸鹏吾不佞,撮扪蚤虱尔徒劳。


泰山夜半见红日,政要人生著脚高。

恨予生不及晦翁,撰杖鹅湖观异同。


岂减游杨侍程子,未甘籍湜事韩公。

一河绿水小楼前,八十老翁犹驾船。


七十老翁幸静坐,有书不读真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