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未到钱清四易舟,微躯兀兀任沈浮。


山阴境里平如练,一夜安眠到越州。

紫帏青伞杂旗旌,乌帽银挝从鼓钲。


导哄略如州别驾,无人知是汉庭卿。

篾帆松艇趁潮生,隔岸平畴唤得应。


上到渡头失欢喜,泥行十里是西兴。

却向慈云岭上还,梅花合道日笼山。


马蹄十里摇归梦,疑在小园松竹间。

礼属群趋上宰前,两郎奉册侍臣宣。


坛前拜跪升烟罢,随处群工署奏篇。

骑至南郊晓色苍,须臾陪拜俨成行。


两班吉带罗朱紫,惟有斋官服冕裳。

丞相函香致此诚,愿深海水救群生。


慈悲谓可消诸恶,征伐容将息大兵。


金色圆光开宝髻,玉毫妙相络珠璎。

佳期方待夜,雨气转氤氲。


愁望明河影,翻成楚岫云。


鹊梁何地驾,笙鹤会能闻。

七夕始迎秋,溪亭复此游。


午凉慵举扇,夕雨罢登舟。


倚杖窥云树,停杯待女牛。

松竹清阴覆古庵,宛如灵鹫拥精蓝。


相君下马行吟久,得意宾僚有二三。

千骑争驰乐未央,绣衣银甲映花香。


回看城市炊烟绿,嘉惠生民不暂忘。

雾敛春郊现烛龙,偶来禅刹问真空。


当门一曲清泠水,物外人间便不同。

雨添溪水碧粼粼,夹岸人家柳色新。


南国山川遥在眼,东风鱼鸟总知春。


连营插戟屯坚壁,骄马如龙踏软尘。

巡官率兵卫,父老拜溪亭。


过鸟云间白,高天雨后青。


两篙撑雪浪,几曲转沙汀。

两月晴明久,昨宵风雨声。


寒催秋色老,病怯袷衣轻。


故垒低云黑,荒衢湿蔓萦。

供奉金銮十四霜,宁亲恩许暂还乡。


花骢远给从官厩,宝镪分颁出尚方。


行色渐惊残腊到,欢心那说畏途长。

亲戚情深别酝浓,蓝舆摇兀两三峰。


酒醒已过扶车岭,犹问前山第几重。

三十年馀翰墨坛,强颜来作计筹官。


清朝制古班恩厚,冷局人多卒岁难。


吏事不堪诗兴败,公庖无暇晚炊寒。

雨后晴沙不作泥,路回深巷忽闻鸡。


黄交稚菊栽初盛,绿上新蔬剪未齐。


尘外画缣谁布景,眼前诗橐好分题。

漏下斋宫夜未分,长林风起散垆薰。


百灵受职扶元化,上帝端居隔朵云。


扈跸军容香雾绕,登坛人语半空闻。

一尊倾尽下江楼,带郭晴岚午未收。


树杪天长围石岭,竹根溪浅露沙洲。


隔林烟火三家市,下水风帆一叶舟。

帝子英标仅八龄,书堂新启傍彤庭。


分张彩笔看题字,指点牙签与授经。


侍史换香占昼漏,贵人传敕赐春醽。

白石岩扉锁绿萝,江南佳处此无多。


天晴楼阁雾中见,日晚牛羊山下过。


寂寂古祠依灌木,亭亭枯苇向寒波。

青山绕屋树藏桥,我骑初来亦自骄。


晓日初红寒未敛,冻岚输翠午全消。


白鸥近水如堪狎,黄鹄凌空不可招。

一种篱边未满丛,瓣香含雨叶含风。


游丝惹地牵黄蝶,细雨临阶缀玉虫。


满院旃檀春欲暮,印池罗縠夜将空。

移席东园就看花,花前起坐即喧哗。


却因送别成嘉集,不用寻芳感物华。


渐有绿阴看系马,岂无银汉待乘槎。

刺蘼花下送离觞,别思诗情共渺茫。


折赠不须河上柳,醉眠真爱井边床。


篱根㶁㶁闻流水,屋角亭亭见夕阳。

江南春色动归人,画舫红旗早问津。


湖口过家鱼正美,城边迓客酒初醇。


催诗数点朝来雨,扑马无端陌上尘。

命下龙楼重岁储,城东春色拥离车。


过家路便心先到,报国身劳我不如。


献纳暂违青琐直,咨询争睹紫泥书。

皇华南去正春风,水长湾头画鹢通。


万里潇湘如在眼,九重霄汉未忘忠。


淮阳夜泊应怀古,吴越秋成久愿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