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沼曾教役万民,一峰会使九州贫。
江山假说方成就,真个江山已属人。
乾坤阖辟何邈绵,阴阳二气相熬煎。
閟灵毓秀朱砂泉,香柔清滑珠且圆。
我来欲浣尘俗缘,垢腻净尽疡痱痊。
三山星斗高贴天,三山潮汐走百川。
张公平生饮中仙,襟度脱落神飘然。
三山神人不敢友,天风吹度金鳌颠。
伟哉云溪翁,兴学功百世。
岂求奂轮美,作事见典制。
迂生吐狂愚,万一裨末议。
州牧风化遗,乡贤典刑旧。
年代较后先,人品类贤否。
公议岂有情,祀典固非苟。
忆昔文治初,观风有常公。
维时得欧阳,名籍上国通。
当年主宾美,至今蔼馀风。
武夷九曲水,流出三神山。
考亭得勉斋,壁立孔门颜。
信斋继其志,经礼赖以完。
共惟无极翁,混元再开辟。
关洛与考亭,杲杲行世日。
惟此五大贤,人极赖以立。
道原出于一,秩祀安有二。
作俑唐开元,损益端有俟。
杨马彼何人,周程列其次。
平地忽突兀,敏手何神哉。
蔼然色笑中,见此通济才。
入门知我心,三岁犹初来。
填宿久旅奎,一朝开文治。
行歌闽水春,芹藻见新意。
林亭郁环合,祠宫敞宏丽。
孤征东岭表,冒雨一登临。
再拜烟雾霁,群峰奎璧森。
独山峰耸阁,中谷水鸣琴。
孤云悦我心,一点通神意。
流泉濯巨灵,深谷豁神智。
魈魅神之兵,黎庶神所庇。
孤随不尊士,幽谷多豪英。
三山亦隐者,韬晦忘其名。
胜迹美山水,妙思神甲兵。
山游□未狎,朝隐遂为群。
地僻烟霞异,心闲出处分。
褰开弄晴景,披拂喜朝闻。
不易识蓬瀛,凭高望有程。
盘根出巨浸,远色到孤城。
隐隐排云峻,层层就日明。
秋深寒露候,地僻水云乡。
落日枫千树,残霞雁几行。
桂香清小院,蛩语近匡床。
橘仙岩下曾相见,沙合桥头杜宇啼。
白发故人官满去,一蓑寒雨上春犁。
孤客萧萧一叶
携壶笑上小三山,九日风光眼界间。
宰相声名天地老,野儒襟韵水云闲。
翠铺曲径苔封绿,锦缀重岩菊点班。
闽溪不可上,上若上青天。
缆向峰头系,舟从石罅穿。
晴空排虎刺,急濑吐蛟涎。
经秋懒出门,一日遍诸寺。
野衲颇逢迎,精蓝工位置。
情随陟境改,气觉与时异。
自幼好道喜神仙,临风辄欲生羽翮。
侧闻三十六洞天,乃是神仙之窟宅。
吾乡百里聚其三,巨灵知费几镂刻。
俗易风移古道还,县斋叠石作三山。
因怜席上红尘少,赢得壶中白日闲。
想见六鳌擎水下,坐看双鹤落云间。
春前深惜别,病后政无诗。
青又生菱角,红应熟荔枝。
鱼甘宾席暖,风逆客帆迟。
九华境上曾亲历,五老峰前亦屡过。
不似三山殊媚好,何须千仞极嵯峨。
翠围宛似屏间画,绿折全如水上波。
诸峰不及此三峰,翠影多年路未通。
野老传来无地主,神仙留待与山翁。
雕弓射灭虎狼迹,长剑劈开荆棘丛。
三山亭下水悠悠,山耸潮平地欲浮。
草木秀多穷海角,栋梁高处压鳌头。
莫辞樽俎金船夜,曾驻旌旗玉帐秋。
红螺紫蟹新鲈鲙,白藕黄柑晚荔枝。
酒尽月斜潮半落,山翁不省上船时。
蓬莱方丈与瀛洲,东引长江欲尽头。
几处坛场浑得道,万家楼阁半封侯。
名□荔子尝三熟,负郭潮田插两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