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屋角鸟呼春意回,江花江柳自相催。
废诗诗思涩如棘,勾引无劳酒作媒。
炉薰细细绕禅房,竹日晖晖映短墙。
安得买邻同岁晚,钵盂分饭共绳床。
窗中山色扑衣襟,户外江声醒客心。
我在山阴君在剡,思君行坐短长吟。
东湖高士有云孙,句梦池塘论过秦。
海内故人流落尽,病夫杯渡不嫌频。
珍重江南庾子山,诗名晚岁满江关。
应须剩读书千卷,始在班扬伯仲间。
呼邻贳酒酒如冰,以酒攻愁愁有城。
醉舞不须看短舞,神清便觉映肤清。
天南云破玉绳横,上有蟾蜍云外明。
共把一杯怀少雁,新诗深悉未归情。
映阶驳藓漫层层,古柏连蜷上老藤。
梵鼓粥鱼今落莫,半归官焙半残僧。
茗碗薰炉久不来,晓猿夜鹤总相猜。
故将野老扶衰杖,踏破山家称意苔。
月露洗沐秋容净,姑山初逢冰雪仙。
风流水部与藻饰,从此梅花应并传。
未开黄钿紫冠小,谁与幽人作好秋。
一笑相看两不厌,翠云堆里玉搔头。
金谷坠楼人已远,楼前首饰尚堪寻。
谁家玉面雪肌女,淡扫蛾眉方称簪。
延和初奏三千牍,畿甸旋移尺五天。
风格出尘谁可并,争看辽鹤一千年。
但知才出吴公右,孰识诗堪子建亲。
不惜剩吟黄竹句,何妨传示白头人。
轻舞谢衣端不恶,斜侵潘鬓总堪惊。
偶思功业聊看镜,自怪年来太瘦生。
屋头鹊喜报佳音,雁足书来抵万金。
一箸庖珍真念我,朝来食炙有牛心。
送尽飞鸿眼欲穿,家山政在落霞边。
快来幸有梅堪折,莫待相将柳欲眠。
坐画寒灰一豆红,梅花窗下胆瓶中。
只应相伴黄昏月,情绪怜君与我同。
假合阴阳有此身,使形全在气和神。
王家幻戏犹坚固,线索休时尚木人。
尽教逞技尽多般,毕竟甘心受面谩。
解把人间等嬉戏,不妨笑与大家看。
缠缚千遭趁酒巡,环观巧手竞称神。
莫言名利如缰锁,猛烈抽身亦在人。
迎养东西有老亲,鱼羹不负著书人。
百年道眼风山老,留得门墙一脉春。
校书几度入庐峰,题遍云泉石畔松。
高座只今尘满壁,梦中犹忆讲时钟。
旧时品士亭前客,却到吴山独慰予。
风月东湖佳兴在,一方青竹数行书。
苦雨却怜新水涨,喜晴还怪野花开。
野花径畔春将去,新水桥边晚未回。
留春不住送春归,多事杨花点客衣。
有兴重来那用约,青山白发久忘机。
三月中旬已送春,蔷薇架畔木香新。
能黄能紫非无色,终与东风隔一尘。
才怪多言言已多,风来水面便生波。
不如跳出樊笼去,独和尧夫击壤歌。
太极生人人会谈,但能知二不知三。
谁将拈出三中一,还与濂溪老子参。
会当子午全无象,子到中间一点生。
从此乾坤还日月,此天先后自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