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扫庭秋漏滴,接话贵忘眠。


静夜人相语,低枝鸟暗迁。


星围南极定,月照断河连。

在秦生楚思,波浪接禅关。


塔碍高林鸟,窗开白日山。


树阴移草上,岸色透庭间。

常寂常居常寂里,年年月月是空空。


阶前未放岩根断,屋下长教海眼通。


本为入来寻佛窟,不期行处踏龙宫。

岭南珍果是离支,乞作伊蒲供导师。


龙象能知琼液味,餐时即是报恩时。

挥弦作神仙,一曲海风凉。


多少枫林叶,无声到夕阳。


轩窗苔藓冷,衫袖苾刍香。

春寒因有雨,冬暖竟无冰。


天向炎方变,人愁毒气蒸。


鹤来明月寺,花寄白云僧。

少师殊不义,留恨在岩阿。


吾道先名教,斯人且啸歌。


晓将云气散,春使鸟声多。

且复怜神骏,何须戏季龙。


图澄非正法,支氏亦真宗。


麈尾悬河汉,狮声应鼓钟。

支遁山非买,深公莫笑人。


禺阳新有主,帝子久无春。


瀑布无馀说,明霞亦是尘。

世外交难得,如师洽素心。


疏狂元有道,哀乐亦同音。


野径通人小,禅枝宿鸟深。

不及辽阳雁,乘风渡黑河。


偏愁矰缴密,讵畏雪霜多。


岁月愁中尽,沧桑梦里过。

此日惟禅寂,干戈满海滨。


悲欢能累道,贫贱易违亲。


孤月先秋冷,群峰过雨新。

汉阳无别树,只有柳依依。


一片湖光里,参差映夕晖。


楼台含雨暗,钟磬吐风微。

乞食元吾道,萧然似古狂。


九歌惊市井,一笑受壶浆。


世态从轻薄,仙源自渺茫。

五看春尽此江濆,花自飘零日自曛。


空有慈悲随物念,已无踪迹在人群。


迎秋日色檐前见,入夜钟声竹外闻。

酌酒围炉久,愁襟默自增。


长年逢岁暮,多病见兵兴。


夜色开庭燎,寒威入砚冰。

道该房前石竹丛,深浅紫,深浅红。


婵娟灼烁委清露,小枝小叶飘香风。


上人心中如镜中,永日垂帘观色空。

镜中真僧白道芬,不服朱审李将军。


渌汗平铺洞庭水,笔头点出苍梧云。


且看八月十五夜,月下看山尽如画。

山川重复出,心地闇相逢。


忽忆秋江月,如闻古寺钟。


湖平南北岸,云抱两三峰。

少微不向吴中隐,为个生缘在鹿门。


行入汉江秋月色,襄阳耆旧几人存。

塔上是何缘,香灯续细烟。


松枝当麈尾,柳絮替蚕绵。


浮草经行遍,空花义趣圆。

旅泛本无定,相逢那可期。


空怀白阁夜,未答碧云诗。


暮雨潮生早,春寒雁到迟。

高僧无迹本难寻,更得禅行去转深。


青草湖中看五老,白云山上宿双林。


月明潭色澄空性,夜静猿声证道心。

寻危兼采药,渡水又登山。


独与高僧去,逍遥落日间。


渐看闾里远,自觉性情闲。

悠然对惠远,共结故山期。


汲井树阴下,闭门亭午时。


地闲花落厚,石浅水流迟。

适来世上岂缘名,适去人间岂为情。


古寺山中几日到,高松月下一僧行。


云阴鸟道苔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

高僧居处似天台,锡杖铜瓶对绿苔。


竹巷雨晴春鸟啭,山房日午老人来。


园中鹿过椒枝动,潭底龙游水沫开。

鹤裘筇竹杖,语笑过林中。


正是月明夜,陶家见远公。


自嫌山客务,不与汉官同。

我与雷居士,平生事远公。


无人知是旧,共到影堂中。

独将支遁去,欲往戴颙家。

晴野人临水,春山树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