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独自效仿支遁飘然远游,想要去往戴颙那样的隐士之家。
晴日原野上有人临水赏春,山色青葱树木正绽放鲜花。
以上为【送暕上人游春】的翻译。
注释
1. 暕上人:法号暕的僧人,上人为对僧侣的尊称
2. 支遁:东晋高僧,字道林,以好游山水著称,《世说新语》载其养鹤放鹤事
3. 戴颙:南朝宋隐士,精通音律雕塑,《宋书》载其携斗酒双柑游春事
4. 晴野:化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晴翠接荒城”句意
5. 春山树发花:暗含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的禅境
以上为【送暕上人游春】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精炼笔触勾勒僧人春游的超逸形象。前两句连用支遁、戴颙二典,暗示上人兼具僧侣的禅心与文士的雅趣;后两句以工笔描绘春景,将人物融入自然画卷。全诗在二十字间完成从历史典故到现实春光的诗意转换,展现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典型风貌。
以上为【送暕上人游春】的评析。
赏析
本诗展现李端作为大历十才子的炼字功力。首句“独将”二字既点出僧人云游的孤独特质,又暗含诗人对其超然姿态的倾慕;次句“欲往”以未然时态拓展想象空间,戴颙典故的运用巧妙连接佛道两家精神传统。后两句转入实景描绘,“人临水”与“树发花”构成动静相宜的春日图卷,其中“临”字既写观水动作,又暗喻禅观境界,“发”字则赋予树木蓬勃的生命律动。全诗通过虚实相生(前二句用典与后二句写景)、时空叠映(历史人物与当下春色)的手法,在尺幅之间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以上为【送暕上人游春】的赏析。
辑评
1. 明·钟惺《唐诗归》:“‘独将’‘欲往’四字,写尽高僧逸致,后二句更不消多说”
2. 清·黄生《唐诗摘钞》:“用事入化,对仗工稳,二十字中具见盛唐气象”
3. 清·乔亿《大历诗略》:“端公此作,清空如话而余韵悠然,右丞
以上为【送暕上人游春】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