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洗钵修斋煮茗芽,道心涵泳静尘砂。


闲来礼佛无馀供,汲取瓷瓶浸野花。

不是春风野草花,山深依旧自年华。


新烟未改青枫火,细雨先烹粟粒芽。


喜有酪奴修客供,幸无钱税恼官家。

村径两徒杠,津岐赖相接。


岁久木尽摧,来往多病涉。


吾师好施予,毅然探囊箧。

雪里僧归欲暮天,黄茆空见几家烟。


寒花自发冬深树,废陇难耕乱后田。


马鬣何年封断碣,佛灯无路点重泉。

客路萧萧一布袍,比闾行乞又劳劳。


行原辛苦根非钝,道本慈悲论不高。


珠子满身难换米,莲花有舌可含毫。

水竹苍苍闭草庐,夕阳闻道客停车。


多情正好留名字,归见芭蕉不见书。

空江望千里,潮落得双鳞。


知尔归匡岳,秋魂悔入闽。


赋皆哀寡妇,诗亦念劳人。

采药君先往,匡山住草堂。


问心□不负,隔岭似相忘。


罢磬江声上,灯吹岳雨凉。

忆昔曾同慧远游,东林几度漫淹留。


鹤翻露滴松房冷,鹿过苔深竹院幽。


卓锡白云生涧底,步虚明月上峰头。

伏虎何年寺,闲来偶一登。


乍随攲径入,还向曲栏凭。


山晚烟光澹,天寒水气澄。

行尽禅房路,虚窗忽见山。


老僧相对坐,不语又空还。

烟萝小径通,一室挂云中。


树影暗浮水,秋声半在空。


疏钟山际月,孤榻竹边风。

奎公不种远公莲,卓锡西湖已十年。


路入雪山灵草合,泉通沧海毒龙眠。


听法每期双树下,题诗须到四卷前。

上方台殿酒波涛,万里无云见羽毛。


沧海一杯流地底,雪山千仞小秋毫。


天边作客登临倦,夜半惊人笑语高。

清明无雨试登山,丹井西头一扣关。


石戴楼台飞鸟外,天开图昼白云间。


桫椤树合阴初绿,踯躅花残色尚殷。

天界归来亦已迟,庭松此日定回枝。


山中结社无灵运,海上留衣有退之。


鹤去云霄随锡杖,龙收风雨入军持。

鸡声催客起,一枕梦初醒。


日射千山赤,天垂四野青。


芙蓉元自好,蒲柳已先零。

祛暑方静坐,茶来清我心。


铜盘小泉石,绿树一堂深。

病馀情绪还无赖,久拟临泉洗宿埃。


载酒定须三宿返,送茶时复一僧来。


身从白日风时避,眼到青山雪处回。

谁识翻经祖上人,中书画里见来真。


当时客有先公在,不见风仪独怆神。

江心古寺金焦如,沧波涌出青芙蕖。


千岁鹤归作人语,九渊龙起听梵书。


山屐时寻谢康乐,丹砂试问陶隐居。

山人爱松苦成癖,绕屋尽是苍龙鳞。


长哦其间日不足,更寻梅隐为写真。


摩挲素壁光于雪,错落金刀交屈铁。

豪山高处看南极,寿星煌煌明佛国。


山中佳气晓郁葱,十丈乔松拂秋色。


山人似是广成仙,麻衣如雪巾如烟。

竺芳上人张旭徒,酒酣喜作联绵书。
千军笔阵气不除,百尺霜蔓神不枯。


钟彝石鼓迹可摹,跟肘诘曲相盘纡。

尘居苦喧嚣,禅房爱清旷。


及兹淹信宿,俗虑俱涤荡。


是时仲冬秋,南天寒未壮。

仲冬气已肃,幽怀耿寒夕。


走访山中人,聊共慰岑寂。


山人眼如月,好文复好客。

为访高僧浣俗缘,黄花香寂晚秋天。


杜公诗句称支遁,韩子书辞慕大颠。


嗜酒许开彭泽戒,吃茶应悟赵州禅。

偶逢嘉节试同游,古刹黄花九月秋。


莲社陶潜应有约,萸囊桓景不须求。


乾坤容我襟怀壮,光景催人岁月流。

高僧结茆住空山,悬栈绝磴愁跻攀。


苦心鍊行息百虑,能悟幻泡如是观。


人间但觉岁月速,物外始识天地宽。

亭子新开片玉东,冯虚举目送飞鸿。


水穷鳌背三山小,云澹蛾眉两黛浓。


诗咏墨华怀贯老,记存奇字忆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