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厌向人间住,逢山欲懒归。


片云闲似我,日日在禅扉。


地静松阴遍,门空鸟语稀。

山中积雪到檐端,独对篝灯坐夜阑。


不是梅花心似铁,如何禁得许多寒。

偶行幽径岂寻春,忽见丛兰紫茁新。


幸自林深可终日,莫将香引路行人。

灯前自了读残经,风入疏帘月入棂。


坐到夜深谁是伴,数枝梅萼一铜瓶。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牛斗正齐群木末,鸟行横截众山腰。


路盘砌下兼穿竹,井在岩头亦统潮。


海岸四更看日出,石房三月任花烧。

砌下松巅有鹤栖,孤猿亦在鹤边啼。


卧闻雷雨归岩早,坐见星辰去地低。


一径穿缘应就郭,千花掩映似无溪。

中天坐卧见人寰,峭石垂藤不易攀。


晴卷风雷归故壑,夜和猿鸟锁寒山。


势横绿野苍茫外,影落平湖潋滟间。

地灵直是饶风雨,杉桧老于云雨间。


只讶窗中常见海,方知砌下更多山。


远泉势曲犹须引,野果枝低可要攀。

前朝兰若旧闻名,绝顶禅房日月邻。


木润山辉应有物,锡飞杯渡不无神。


郊坰行去仅百里,郡郭往来今十春。

客语上方胜,藤萝手自攀。


归云初半塔,过雨忽分山。


晻冉开青镜,参差列翠鬟。

天池此夜月,回彩映诸天。


忽自牟尼捧,如从象罔悬。


千林青琐碎,一涧碧潺湲。

苍翠望犹合,丹青看渐微。


化城随劫坏,贫里见僧归。


古木径路改,空山樵采稀。

东晋王家在此溪,南朝树色隔窗低。


碑沈字灭昔人远,谷鸟犹向寒花啼。

浩浩天边水,苍苍山顶松。


老僧禅定后,隔岸一声钟。

相见惜馀辉,齐行登古寺。


风烟结远恨,山水含芳意。


车马莫前归,留看巢鹤至。

肃寺祠灵境,寻真到隐居。


夤缘幽谷远,萧散白云馀。


晚节持僧律,他年著道书。

上方偏可适,季月况堪过。


远近水声至,东西山色多。


夕阳留径草,新叶变庭柯。

满院泉声水殿凉,疏帘微雨野松香。


东峰下视南溟月,笑踏金波看海光。

天借重阳一日晴,因过竹院远寻僧。


翠屏晚对无人共,画栋朝飞与客登。


旋摘菊花浮腊酝,待分贝叶读秋灯。

度险逢幽处,凭谁写壮怀。


连甍栖绝壁,孤塔表长淮。


地本吴枫接,山今禹绩皆。

平生方外朋,今识故乡僧。


史有春秋笔,谈空大小乘。


香厨朝饭面,古殿昼燃灯。

高寺上方无不见,天涯行客思迢迢。


西江帆挂东风急,夏口城衔楚塞遥。


沙渚渔归多湿网,桑林蚕后尽空条。

夫子信与点,赐也敢望回。


遥知成春服,复此登春台。


一水近清浅,众峰远崔嵬。

访旧起废境,赏心如此回。


平川似曲沼,崇冈象层台。


前驺经林薮,飞盖凌崔嵬。

绕岩萦谷到禅扃,更上危颠最上亭。


风搅乱鸦盘古木,雨催群鹭下寒汀。


秋田沟垄如棋局,晚岫峰峦若画屏。

西寺碧云端,东溟白雪团。


年来一夜玩,君在半天看。


素魄当怀上,清光在下寒。

逸人厌嚣俗,达士乐闲胜。


乃兹城中林,而非车马径。


积雨豁新霁,云石掩秋映。

梁园四月斗炎蒸,众饮松堂爽色凝。


天上乐声僧梵接,掌中杯影塔云层。


高情不使忙官夺,野兴常于胜地增。

胜地亮常尔,佳士难屡并。


未穷结驷游,遽复扬帆行。


古林郁城隅,石门敞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