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笔下无非幼妇辞,胸中端拟效安期。
我生只许拜遗像,不见先生无恙时。
前代乐天今复见,后身元亮更何疑。
百年人物有谁在,千古声名无尽时。
对泣何曾学楚囚,扁舟时作大江游。
眼看西蜀三千里,身在淮南第几州。
何处重寻饭颗诗,先生诗语总英奇。
细吟出月穿天句,想见挥毫落纸时。
赤壁奴台视白楼,五言端的胜苏州。
政缘不得文章力,故许江山作意游。
五年同社乐田神,一扇西风障庾尘。
文采风流千古事,野人恨不识天人。
当年随意乐江天,句句新诗尽可传。
事业文章两俱美,先生兼比二公贤。
吞舟尺泽岂能容,此地谁知著卧龙。
当日春风生笔底,至今山色十分浓。
五十之年又过三,依然白发照青衫。
年来大起山林兴,任达从教笑阮咸。
讼牒日已稀,私幸庭无留。
胡不了租税,顾为此拘囚。
催科迫星火,对案亦包羞。
夜寒那得到帘帷,前拥红炉后翠眉。
未致马蹄沙水鳖,且尝牛尾雪天狸。
菹寒石芥愁辛鼻,鲊熟雏鹅怯带脂。
泠然,轻圆。
谁弹,向屋山。
何言,清风至阴德之天。
槐花忙过举子闲,旧游忆在夷门山。
玉堂会见郭熙画,拂拭缣素尘埃间。
楚天极目江天远,枫林渡头秋思晚。
一春垂垂困多雨,虽曰如膏反成苦。
自知潦后必成旱,果见晴天雨黄土。
连旬不雨已叹嗟,涤涤山川云不吐。
一坡久矣郡城东,居士来游地望崇。
问舍求田烦作计,拈槌竖拂看谈空。
共分庞老沈江宝,要奉儋州秃鬓翁。
东坡笔端游戏,槎牙老气横秋。
笑揖退廉博士,信酷似文湖州。
党论一兴谁可回,贤路荆棘争先栽。
窜流多能擅笔墨,囚拘或可为盐梅。
雪堂先生万人敌,议论磊落心崔嵬。
二公晚辞轩冕劳,两斋莫辨适与高。
尝登云山仰清献,平地著屋山周遭。
白头日过适斋下,钓游尚想随儿曹。
公与文忠总遇谗,谗人有口直须缄。
声名百世谁常在,公与文忠北斗南。
元祐丝纶两汉前,典刑意得龙光宣。
裕陵圣德如天大,谁道微臣敢议天。
曾谒眉山苏氏祠,也曾阳羡诵题诗。
常州京口寻馀迹,儋耳郊原抚庙碑。
海角天涯身世感,朝云春梦死生知。
老经云,坡记成。
名非古,堂遂轻。
两翁像,久晦冥。
四时冰柱湿风前,绝顶飞来一派泉。
瘦蔓相牵根太古,苍崖特立探长天。
灶荒孤鹤寻遗迹,寺老幽禽闯坐禅。
叶叶枝枝各标致,密密疏疏总风味。
笔为化工壁为地,顷刻种成此君子。
虽然月影水影写真似,安得千年尚生意。
双虬挟泓玉,奥入百转湾。
向无长公诗,草木今何颜。
此山二百年,偃蹇客往还。
秀毓峨嵋德望高,风流元是玉堂豪。
冥鸿匹对天边鹄,痴虎精神颊上毫。
生气百年存大节,哀歌九些续馀骚。
槛外春江如酦醅,槛前松株逐番栽。
西门安得陶氏柳,西岭并无坡老梅。
惟馀荒溪入烟雾,曾载辙迹行崔嵬。

老瞒雄视欲吞吴,百万楼船一炬枯。

留得清风明月在,网鱼谋酒付髯苏。

春林风袅千梢叶,柳花乱洒江城雪。
梦中栩蝶忽惊流,枝上啼鹃正凄绝。
传来霜檄墨方淋,闲向风檐心半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