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夜发高唐湾,旦及东昌郭。


乔树拂疏星,霜飞月将落。


仰观天宇清,平见原野廓。

东郡疮痍日,苍生属此行。


二毛犹未见,五马亦为荣。


月对河关上,秋从海岳生。

望衡对宇互欣然,曳屐相过只几砖。


花下有柑须并剖,卷中无句不同妍。


身堆眼事襟怀共,社立狂名毁誉连。

征衫刀尺冷柔荑,补绽无烦旅舍凄。


临水已应谙马性,度半休更误鸡啼。


心闲易得诗材辏,病渴难逢酒价低。

掷下离襟尽此觞,客游怀抱莫凄凉。


里中儿每疵文雅,天下人能谅酒狂。


倦眼放开看海岱,羸形独往度冰霜。

帝许莱衣学士亲,庭闱垂白望归勤。


寿觞带得金茎露,戏彩遥分五色云。


孝思一念聊城箭,爱日三公鼎鼐芬。

直道谁云竟忤时,如公亲结九重知。


大贤出处关朝运,圣代谋谟重鼎司。


龙纸才开天咫尺,使轺重遣路逶迟。

旌旗箫鼓画船过,风送长河渺渺波。


水报邮签朱夏晚,岸萦官柳绿云和。


聊城不下遗书在,泰岱乾封往事多。

丹凤城南祖席开,使君行色晓星催。


蓟门旌旆乘空下,海岱风云入郡来。


退食还披龚遂传,振衣应上鲁连台。

香山遥望白云屯,九老行藏未定论。


为客自知生事懒,感时谁更壮心存。


河桥寒色分千里,野寺斜阳共一樽。

暖日初抽宿麦芽,东风吹草绿平沙。
江南开老春多少,二月东昌见杏花。
望穷东北思迢迢,老鹤孤云不可招。
二十年前醉泉石,九重天上自箫韶。
扶持元气文章笔,扫荡尘寰花月妖。
千百饥民走渡河,为闻齐鲁麦苗多。
不知亦被连年旱,了却公私有几何。
天官曾记共论诗,绿幕茅檐昼景移。
花近鬓丝晴冉冉,日明宫锦暖霏霏。
黄河水落官舟远,粉署香凝禁漏稀。
万户苍烟里,孤城绿水隈。
郡斋多近草,狱户长新苔。
国变怀砖俗,人惊判剑才。
一笑平原去,高才聊寄栖。
闲谈皆有韵,得句半无题。
近海观云黑,登楼看岳低。
朱甍绮槛接青霄,百尺凭虚宛泬漻。
柱日暝残秦观影,连空寒涨海门潮。
西风白雁南归少,东国浮云北望遥。
翩翩五马赴三齐,千骑东方惬望霓。
明允几年推法从,循良此日待蒸黎。
白云司里怀同舍,红药樽前恋解携。
别驾当年治五茸,苞苴无迹稻田丰。
每从父老歌遗爱,何意轩墀拜下风。
鹤骨未嫌金带重,凤雏还拟碧霄翀。
东观图书共昔年,西曹风月许联编。
论心合在青云上,抚事空嗟白璧前。
晓日鹓鸿犹尺只,春风駉駜又三千。
月冷乌啼到郭门,葳蕤未下鼓先闻。
堤横柳树烟生屋,潮落鱼梁水渍痕。
齐地郊原皆赤绕,秦时楼阁巳黄昏。
程云历绵邈,传河溯盘折。
归思日摇荡,芳树转层叠。
绣羽异园闻,鲜荑岂栏撷。
天边月。
相思准备和他说。
和他说。
匆匆客路边,不得共留连。
公馆灯前酒,王程月下船。
孤城横旷野,断雁落平川。
相守无欢悰,送子走马去。
青枣不着花,纂纂在高树。
赤心持奉子,将子尚无吐。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
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撩乱垂杨陌。
重重城阙拥层台,画栋雕阑四面开。
海岱浮云疑地涌,旌旗拂日自天来。
平田断陇参差见,细柳柔桑取次栽。
夜深抵聊城,城寒鼓声四。
缺月翳复出,人影霜在地。
系船驿亭树,门闭久无吏。
七月家书远使将,那知今夜泊东昌。
朝来曾与家人说,蜡烛开花鹊噪樯。
锦袍公子最多情,每许山人并马行。
今日独乘官舰去,却瞻马首曳心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