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道人结屋在林邱,俗子何由得少留。


一闭衡门三十载,为公今过虎溪头。

自在嬉游遍四方,不曾孤负独春光。


醉眠芳草衣裳冷,笑嚼名花齿颊香。


既是烟霞令久任,岂应风月断来章。

言登巾子山,天外入眼界。


呀然城之东,一鉴如许大。


得非所领州,其下临渤澥。

官曹颜状满尘埃,负郭陂湖眼为开。


春色少留如过客,赏心多病只寒灰。


黄童白叟喜相告,皂盖朱幡能一来。

湖水添时宿雨晴,野禽无处不春声。


万株杨柳青如昨,全是东风染得成。

风吹飞雨干,散作柳花毬。


危檐下舞鹄,老树腾蟠虬。


烟空夜色垂,肤寸凝酥柔。

谁为苍生起病癯,参军药裹欲何如。


湖东道义为针石,不用先生肘后书。

傲睨穷四周,轻风信余屧。


既谢上岭危,颇忻下山捷。


澄湖夹双瞳,乔松振千鬣。

凿出江湖思,凉多□□间。


无风触微浪,半日□秋山。


客袖沙光满,船窗荻影闲。

短衣匹马天涯路,一年一恸空归去。


不须舍旁苦竹逃,不须岸上牵船住。


泛泛东湖弄碧波,借问姓名张志和。

柳丝柳丝长复长,虽长难系紫鸳鸯。


鸳鸯飞逐落花去,使我攀丝空断肠。


使君欲执鸳鸯鸟,来向东湖临浩渺。

东湖水似镜湖水,一片荷花不见天。


更有荔支千万树,离离朱实含霞鲜。


孔雀衔过水帘去,有时落在美人边。

扫镜青衣亦自妍,相逢正及破瓜前。


人言白白泥中藕,却胜红红水上莲。

善才三两弄蛮弦,水马如飞欲上天。


羡杀金花倭帽客,夺标能得一婵娟。

船船尽挂宝镫来,万朵芙蓉火里开。


明月满天照不入,光中人影乱楼台。

堤畔青楼隐柳阴,笑声时与水云深。


东家蝴蝶西家燕,飞入芙蓉不可寻。

处处龙舟金鼓来,兰桡桂楫沸如雷。


东江水斗西江水,夺尽花红暮未回。

天生一片素馨田,来作炎洲士女妍。


多食荔支颜更好,楼船不隔碧纱烟。

虎门潮水与湖通,士女如山出镜中。


香气皆为荷叶气,颜红尽似荔支红。

东湖水接珊瑚洲,吏部开为万里流。


高阳虽有酒池好,那得人人尽拍浮。

沤没岸如无,凉多柳易枯。


巫归神庙静,兵语驿亭孤。


日落霞明渚,虹收雨暗湖。

雨气消残暑,苍苍月欲升。


林间风卷簟,栏下水摇灯。


迥野垂银镜,层峦挂玉绳。

古郡城池已瞰江,重湖更在郡东方。


水仙坐下鱼鳞赤,龙女门前橘树香。


路绝尘埃非洒扫,地无风雨亦清凉。

名利了无时,何人暂访师。


道情闲外见,心地语来知。


竹落穿窗叶,松寒荫井枝。

落日东湖里,相携著彩舟。


澄明怜水物,浩荡狎沙鸥。


载妓从歌舞,飞觞任去留。

荇花风袅断烟微,共看兰舟泛夕晖。


篷下美人歌白苎,绿荷深里白鸥飞。

雪解寒生水,平湖照眼新。


扁舟徐送客,绝境渐无人。


径草芳菲浅,沙禽羽翼驯。

铁柱东湖岸,寺高人亦闲。


往年曾每日,来此看西山。


竹径青苔合,茶轩白鸟还。

柳色青天雨乍晴,鸭头细草绕堤生。


林间野日依依见,水底春光寸寸明。


犹喜乱花时入眼,可能万事顿忘情。

湖外红花间白花,湖边游女驻香车。


秋千对起花阴乱,蹴鞠孤高柳带斜。


无数小鱼真得所,一双新燕宿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