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白鹭双飞过女墙,两行高柳正斜阳。


荷花满眼都无主,闇里风飘入袖香。

久向东湖十载前,遐心长寄水云边。


偶来隔竹闻清磬,为爱新凉上小船。


生计百年三事衲,名山到处一家禅。

万象森罗一鉴中,化城今在莞城东。


波光倒插千峰影,暑气潜消五月风。


翠竹晚凉丹荔熟,白莲朝映槿花红。

湖畔维舟觐法筵,可堪行脚逼衰年。


遐心钝置朱明路,僧次叨陪白发禅。


高柳低花啼鸟外,疏星残月报钟边。

祖翁旧业未荒芜,赖有西乾古丈夫。


白社一灯悬太白,湖光千顷接天湖。


林间趺坐花香满,水际闲行鹤影癯。

道义骨肉爱,异姓如周亲。


而母亦吾母,一体同戚忻。


尊慈享善养,况乃及百春。

中丞谢司空,书院开湖渚。


静观山下泉,因知水来处。


湛然涵太虚,馀波欲东注。

青山拥高台,新亭何翼然。


长桥卧寒波,清池汇门前。


筑者吴季子,伯夷所鸠僝。

微凉散梅润,浓绿敷桐阴。


送客出东郊,驾言事幽寻。


湖光照我眼,荷香清我襟。

东湖曾一到,想像贺家湖。


花似越女好,人如狂客无。


高吟还老手,野趣属潜夫。

二公亭插芰荷间,绿盖红妆四面环。


若把西湖比西子,东湖自合比东山。

载酒凫鸥静不猜,谢家群从故多才。


沿堤竹树参差发,隔坞芙蓉烂漫开。


晚色拖烟笼远寺,秋光含雨湿平台。

双燕。
相见。
雨霏霏。

市远寂无哗,身闲乐更赊。


静中全道气,物外送年华。


避暑探孤洞,寻春聚百花。

山林元自僻,栖息易为安。


邺架书千卷,严滩钓一竿。


桄榔披露重,薜荔挂云寒。

曲曲开幽径,迢迢接故邱。


苍云深洞壑,白露满梧楸。


莪老诗篇废,蘋香祀事修。

五岭精灵聚,当朝更曲江。


大名千古敌,直节万夫降。


化俗身为度,摛文笔似扛。

拂座松枝古,填门石壁青。


聊垂马融帐,独坐子云亭。


问字诸方集,谈经弟子听。

满目浔漓水,涵虚净客心。


尘埃飞不到,弦诵有馀音。


坐傍梅根瘦,行临竹坞深。

水汇苍梧郭,天开绿野堂。


云山秋滴翠,冰井夏生凉。


药满寻诗径,花垂点易床。

梦想嘉鱼里,东湖有钓矶。


遥闻精舍胜,似向故园归。


礼乐摊黄卷,亭台坐翠微。

郊亭十里绕风漪,一鉴光涵万象微。


胜址几年因事废,遗芳今日识公归。


凤山前直供晨翠,鲸海旁连涨夕晖。

云木苍苍秋日凉,六年两度宿云房。


老僧白首能相识,笑指东轩旧竹长。

高山据西南,湖水自南东。


中有避汉人,如彼云中鸿。


一日克诸己,百世闻其风。

小径行幽草,回塘泛杪秋。


风波鱼自乐,芹藻雁同游。


暇日容携酒,晴天好放舟。

草色蒹葭芦苇中,莲花一片万枝红。


斜阳色妒波心日,细雨香吹水面风。


泽国地开金色界,桃源人在水晶宫。

汉家虎玺重分铜,銮坡厌直金莲红。


海角疮痍烦大手,循良不愧古人风。


偃蹇霜风铃阁寂,蒙茸春色圜扉空。

怪底儿童无远图,埋盆注水插芙蕖。


人心不作非真想,便觉东湖入座隅。

金谷繁华何在哉,画堂一炬竟飞灰。


寒烟断草妖狐卧,明月空山老鹤哀。


草合故基移主久,花临坏砌为谁开。

我爱东湖湖上居,奇山合沓在门除。


径开蒋诩僻还似,宅效王维胜亦如。


渚曲秋风群泽雁,槎头春雨聚湘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