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懒性生憎世累萦,功名从此不相能。


堂成自可同兰若,客至何妨话葛藤。


仪宇如如瑶圃月,心怀炯炯玉壶冰。

昔游曾记与诸贤,藉草高谈雪满颠。


白鹤青骢开士逝,丹厓碧岫野花然。


虎丘东去无多地,龙脉西通第二泉。

树木沈沈翠作堆,瘦筇缓步首频回。


天平山水真佳矣,文正祠堂亦壮哉。


碧落高寒超下界,白云清暖隔浮埃。

灵岩拔起拱诸峰,林壑深幽与昔同。


谁念夫差罢敝后,莫逃范蠡计谋中。


弹琴石老苔花紫,响屧廊空夕照红。

雨馀弭棹钓矶头,一锡翩翩纵远眸。


翠壁石蹲形似虎,龙渊云堕气如牛。


人间幻出三千界,天上移来十二楼。

鬼护神呵两怪松,晚晴长阪绿阴浓。


泉声喷壑溪东走,岚气涵空日下舂。


毫楮出奁题好句,杖藜到处发奇踪。

澹雾冥蒙日晏升,揽衣遥见阖闾城。


十分天气依然好,一色波光远近明。


紫燕将雏花上语,锦鸠呼妇树头鸣。

东南风急布帆轻,长泖西来第一程。


此日忽逢春莫雨,何人不望客中晴。


烟峦朵朵鬟凝碧,石溜溅溅玉奏声。

牙旗排槛晓鸣风,楼上何人清宴同。


东道主开军府盛,西都宾共圣贤中。


词锋永日论坚白,辇路他年记软红。

望湖楼观似山阴,水边丽人同赏心。


槐火新泉还有梦,玉鱼葬地已无金。


三潭雨压蛟龙睡,半岭风传鸾凤音。

风光流转景常新,且乐林泉自在身。


曲水流觞知上巳,落花啼鸟近残春。


快倾座上一壶酒,莫染人间半点尘。

风作连宵雨,山寒复昼冥。


酴醾花白白,杨柳叶青青。


令节空轻过,芳时惜易经。

归去东林寺,行寻曲涧流。


馀灯因佛在,宿饭为猿留。


竹屋烟迎夕,菱池雨送秋。

檐雨滴更残,思君安未安。


湘川闻不远,道路去寻难。


吟鬓霜应蚀,禅衣雪渐寒。

前朝池阁尽尘埃,登览惭无吊古才。
旧物只馀苍石在,断墙曾识翠舆来。
回环竹径穿幽鸟,寂寞茅檐覆故台。
故堤高柳绿毵毵,花萼遗基映柳南。
啼鸟解招游客醉,落花时有戏鱼衔。
舟移罗绮添春色,山破云烟出晓岚。
波涨朱阑外,山明绮席前。
画桡飞彩鹢,红旆照清涟。
东阁随开府,佳宾尽谪仙。
相留已无计,欲别手重携。
客路连愁远,乡山入望低。
野花秋寂历,江草晚凄迷。
只履初从日本来,游方远到凤凰台。
谁知就里三千界,不著人间半点埃。
白马驮经随杖锡,苍龙卧钵起风雷。
山雨势倾盆,江流万马奔。
阴霾迷日月,浊浪簸乾坤。
舟楫上还下,烟林吐复吞。
门连棨戟五侯家,风送鸾笙锦曲赊。
杯泛黄金迟月色,盘行白玉荐春华。
月照金门玉漏迟,灯城火树上元时。
东风偏向瀛洲客,醉里梅花春色宜。
沙头新水绿无痕,茆屋孤烟已近村。
岭海三年心力倦,卧听春雨上龙门。
粲可仍孙本吴产,万遍莲花亦遮眼。
时时幻作文於菟,寂寥恨得斯人晚。
我如叔夜七不堪,倦书羞学蠹书蟫。
夕霏催节往,槁叶径辞风。
力疾招秦叔,望山扶老筇。
泄云为卿霭,牵余来鹫峰。
紫霄独立冠遥岑,静爱云无出岫心。
见说危梁耿大壑,欲招惠远与同寻。
著行官柳拂人低,勾引风光挽客衣。
正是斜川春事起,翻思戴月荷锄归。
溪山轩豁逐时新,草树欣欣雨后春。
弄水看山添野兴,可怜鱼鸟自相亲。
荧煌台座隔魁三,喜对新诗见二南。
好酒似听山鸟劝,落花真惜野蜂衔。
天光不断连春水,月影初来破夕岚。
三春乐事揖兰亭,驻旆名园敞绣扃。
酒盏绿深须露白,花梢红少已多青。
宾裾特盛人间会,公衮能忘物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