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冠簪昨并趋丹极,斧钺今看下赤霄。


卿月预悬郧子国,法星先映汉臣轺。


诸藩宾佐多豪俊,列郡风威久动摇。

九折摧车忆蜀门,每因叱驭笑王尊。


只随白鸟忘争席,敢拟青牛学著言。


勇退乞身元不易,倾危视舌亦何存。

细麦新桃带远林,驱车古道暮烟深。


三春倦客江关思,千里浮云海岱阴。


片月几悬清夜梦,尺书欣见故人心。

老向中林习掩扉,荒村车马过从稀。


偶乘剡水扁舟兴,来玩舂陵朗月辉。


几日春风双榻对,千山暮雨一帆归。

冠峨豸角。
暂坐辍中台,行临方岳。
虹井烟霞,东峰花鸟,江海十年离索。

石田仙人玉为节,绣衣秋映琪花雪。


袖挥骊珠五十六,飞到淮南是明月。


淮南高士王方平,双骑苍鹿吹瑶笙。

西台执法雪盈簪,奉诏之官驾两骖。


玉节秋霜飞渭北,锦衣昼日照终南。


道迎背襁遗民集,庭列腰刀大将参。

暖到牙签早,芸香已报春。


凤毛新可喜,临得晋书真。

清晓写诗成,飞英点玉觥。


为传梅信好,闻早入调羹。

春信到琴边,声成意已传。


须裁太古曲,天上和虞弦。

十日书云后,窗中影渐长。


好将五色锦,为补舜衣裳。

彤弓卢矢蕊珠庭,瑞霭遥连执法星。


圯上密传书似素,台中独坐鬓犹青。


人看剑履依三极,手握风云驭百灵。

壮猷何事厌雕虫,晁贾文章一代雄。


尊俎坐筹销虏帐,山川行咏入唐风。


奏将帝所篇称善,悬向都门字莫攻。

玄阁宁论阻问奇,征南新勒万潭碑。


冥心巳入风蝉定,得句偏饶绣虎诗。


舞羽营门酋长侍,授书桥畔老人期。

天划东南宿重兵,繇来草木仰威名。


丸消赤白三邮晏,马略骊黄九品清。


巳见风霜行令甲,更将膏雨散呼庚。

乌台计相拜新除,卢矢彤弓再命初。


斗际一星中执法,柳营万骑上游居。


如云舸舰驱流马,望气桥陵护玉鱼。

试辅登坛拥节旄,司徒原佩吕虔刀。


神京汤沐资安攘,天下咽喉属挽漕。


卿月辉辉膺异数,晨星落落几同袍。

九流清鉴属方甄,成德军声紫电振。


帝念股肱三辅重,师中耳目一时新。


应多泛水依莲幕,无复驱车避柏人。

碧幢回驭日,衮绣系思年。


文武真为宪,讴吟尽可传。


棠阴垂四履,葵荩鉴重玄。

圣武布遐陬,肤功张仲优。


师中推长子,晋锡重康侯。


忆昨闽邦震,真成海若羞。

传呼小队出夷门,屏却朱斿款绿尊。


辛苦东方犹待诏,别离江令几消魂。


素衣未遣京尘化,铁钺能回国步屯。

滹沱秋色飒邢关,宣武风流此共攀。


客有清班同豹尾,时当高会比龙山。


营开细柳闻笳发,觞引茱萸听漏殷。

温洛嵩高天地中,千秋再见凤游空。

直缘干羽修虞典,可但循良溯汉风。

盟府论功铭熟釜,内廷锡宴赋彤弓。

江水河湛湛,悠然濯长缨。


扁舟渡江去,浩气横青冥。


丘园归一老,争识旧中丞。

造物谁能寸寸量,青霄孤鹤自昂藏。


几番剡荐成蕉梦,一夕飙回散鞠场。


川险定资舟楫利,剑锋暂閟斗牛光。

浮踪偶聚若抟沙,倚遍文轩叹落花。


雪后金英看素节,瓮头春色写丹霞。


令严掷采飞觥急,壶校翻翎著箭斜。

玄冬万木卷风沙,瓶菊犹存种种花。


一段暗香留夕宴,几分红艳抹秋霞。


最怜晚节老还劲,似入醉乡疏更斜。

斯文花下集,真味合清尊。


丽泽深如兑,含章厚拟坤。


倡酬情意洽,谈笑典刑存。

乍赋归来句,林栖旧雨存。


卅年醒尘梦,半亩辟荒园。


雕倦青云路,鱼浮绿水源。

银烛煌煌半醉人,娇歌宛转动朱唇。


繁花落尽春风里,绣被郎官不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