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自汝辞余去,身违心不违。


有如别良友,独念少寒衣。


病榻茶烟细,春宵花气微。

龙州至韶州,两见日明昼。


自馀两月来,千里如甑覆。


岂宜蒲柳姿,御此阴霾候。

今年九月菊,应自敛芳菲。


秋色未云暮,游子将欲归。


系心霜露满,凝恨雁鸿稀。

谁怜岁晚滞征途,无那离心满五湖。


花外烟霞双屐冷,竹中风雨一灯孤。


断猿叫月朝归峡,孤雁啼霜夜入芦。

佳期谁信此生休,梦断巫山几度秋。


瑶草似怜人远去,桃花仍逐水东流。


红尘夜月空留枕,紫府春风独倚楼。

昏昏寒月夜方深,驱马长亭复短亭。


十里奔风吹积砾,千秋篝火乱残星。


鞭梢漠北烟沙黑,梦里江南果树青。

故人昔共此栖迟,瀑布峰前忆别时。


骑省谁能怜国宝,士林今已得山披。


清猿自和斋中磬,野鹿闲窥石上棋。

新穿九曲望时霖,水到渠成病已侵。


见说小舟穿柳岸,那知清涨入桃林。


五旬药裹长经眼,几日荷花复赏心。

文酒难重晤,泉台更奈何。
君今为异物,余复出烟萝。
世路悲浮梗,流年感掷梭。
法署今如昨,题诗墨尚鲜。
万山曾历涉,一别已长捐。
激浊多违愿,修文或有权。
帷镫照宵衾,涧水闻夜室。
天静远烟摇,华云度流月。
幽栖亦心好,思子方首疾。
雁小过楼迷,流云复满溪。
萝蒙才上月,竹比已开扉。
蜡照怜妆损,虫吟识梦离。
客路迢遥忆凤雏,草堂群聚日欢呼。
一时尚未离慈母,他日期当作丈夫。
世说神驹堪上厩,谁怜老骥倦长途。
老师久病脚,贱子长病心。
两地各伏枕,何时得相寻。
扶筇犹踯躅,捧腹常呻吟。
发为思乡白,形因泣泪枯。
白日西斜水向东,斜东村路落花红。
立当野岸迎初月,行傍幽篁爱晚风。
谷响一声啼老鹳,潮平十里浸长虹。
三子从容侍一亭,夜深灯火共谈经。
因君却愧蒿庵意,曾许春风点瑟声。
吾家十笏小禅龛,清境迢迢梦亦谙。
底事冰魂断消息,更无天气似江南。
买得梅花手自栽,清严标格共徘徊。
荒城古驿人千里,一段生香拗不来。
炎热不可避,来与山僧邻。
虚窗清以幽,砌草如铺茵。
长槐结空翠,落我砚池滨。
共脱壬辰乱,他乡见愈亲。
论才唯有子,知己更无人。
避世相看老,通家未拟贫。
斜风细雨猎村庄,北客东行路转长。
惯马久乘难促鞭,小船宜浅亦抛江。
市沽薄薄聊祛湿,野菊离离未荐霜。
望远吴天雁,情深谷口阴。
扁舟殊自滞,还负子猷心。
三载相违一见难,止凭归仆话平安。
西林近日如何遣,南国浮云不耐看。
抛印未能怜野客,买船谁与赴春官。
晚子依依膝下娱,七龄方始识之无。
自知补拙惟韩线,敢谓投时有魏珠。
三釜末由供菽水,二人何地答勤劬。
岂是世间少兄弟,古今宁有此相知。
思君尽日应无泪,忆我今宵定有诗。
同为逆时逢弃斥,几因多难数分离。
忆昔立风檐,搴帘逢好友。
谯楼月二更,令我空回首。
平生喜远游,一蛰乃两纪。
危楼当疾风,睡足已暮晷。
中思浮海去,裹糗事耘耔。
西人常笑我,倾橐食鸟巢。
燕蔬定何质?入药还充殽。
夙闻所结处,高蹑海谷坳。
冬弄三宝泉,春窥三宝洞。
舵师遗蓬颗,犹为俗所重。
万事贵开先,市蚊例一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