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空明仙人游广寒,挟予飞入青云端。
罡风吹上九万里,冰轮直驾稳更安。


碧天空阔高而宽,巍巍金阙非人间。

江门沽酒款徵车,乡里交情我不疏。


不怕霜风吹客鬓,却怜星月洗溪厨。


惊看七步来长句,直过三更坐老夫。

胜会古来非独今,两生尊酒喜同斟。


且看溟海中秋月,莫动匡庐半夜心。


天道端须怜主客,浮云不敢弄晴阴。

山妻有钱肯沽酒,诸友赋诗期不来。


范生也逐吾儿去,一夜清光对玉台。

年颜欲比苕溪老,酒盏同挥夜月圆。


来共主人秋半醉,更回杨柳渡头船。

天高日朗送君还,紫水黄云又闭关。


但是笑谈如此辈,不妨来往共人间。


岂无贵介同倾酒,每忆心知恨隔山。

天壤与君分楚越,中秋高坐白沙庵。


虽无丝管留人醉,且对沧波与客谈。


桂树何年攀月窟,竹枝今夜唱湖南。

晚有悲秋意,秋来此夜分。


可怜清夜酌,尽是白头人。


紫盖终携病,朱陵愿卜坟。

疏星围碧玉,秋气正平分。


共持今夕酒,又减去年人。


白发来千丈,青山忽数坟。

广寞天自然,浮云任飘翩。


随时有忧乐,与物无方圆。


酒底月未咽,水中神莫传。

平楼时稳步,身虚欲翩翩。


明日秋始半,中天月最圆。


武昌书未返,督府句堪传。

秋景今宵半,天高月倍明。

南楼谁宴赏,丝竹奏清声。

一夜高楼万景奇,碧天无际水无涯。


只留皎月当层汉,并送浮云出四维。


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惟恐夏虫疑。

明月度中天,流光正回萦。


可怜一片影,共此万方情。


随风吹永夜,并露滴孤清。

缥缈银蟾落庾楼,凭高一望海云收。


千林露色天如洗,万井河光地欲流。


大漠旌旗谁倚啸,长门环佩迥添愁。

咫尺牙旗越水头,招寻犹滞木兰舟。


羊裘万里归风雪,龙剑三旬隔斗牛。


沈约病馀偏瘦损,虞卿书就任穷愁。

楼阁嶕峣练影开,遥知仙令亦含杯。


不因桂树飞香满,真作山阴夜雪来。

万家秋色武昌楼,楼上霜华静不流。


好踞胡床成独坐,几人年少解悲秋。

玉露无声桂宇高,小亭孤坐一挥毫。


百篇斗酒聊今夜,斟酌骑鲸欠锦袍。

危阑十二倚长空,寂寂楼台露气中。


吹断碧箫天似水,玉盘初上海门东。

天际轻阴绕画楼,渌波俄涨大堤头。


清秋漫忆乘查去,尽夜何妨秉烛游。


殿闭长生收月影,园荒独乐罢风流。

吐握平津近帝阍,盐梅佳节许同论。


蒲萄汉殿驰中使,薏苡燕台出上尊。


玉笛飞霜连四野,金茎零露满千门。

静夜胡床拂斗牛,天街凉月涌青虬。


银窥帝释三千界,玉倚仙人十二楼。


坠露迥沾长乐梦,飞云旋逐广陵游。

一尊星斗挂长空,良夜招携桂树丛。


玉镜尚圆千里外,瑶台同望九霄中。


高林坠露惊栖鸟,远塞飞霜落断鸿。

秋半园林易水郊,郇厨频出大官殽。


茅堂一叶霜华下,桂殿千花月色交。


极目蟾蜍初展镜,惊心乌鹊未安巢。

长廊秋色转斜曛,握手平津上客群。


酒出天厨容并醉,羹调帝座许平分。


黄金城阙笼香雾,白玉楼台挂彩云。

缥缈晴烟一望收,楼船明月大堤头。


芙蓉花发重湖夜,桂树香飘万壑秋。


彩笔乾坤谁大雅,青衫吴越尽名流。

一时宾主并风流,无柰离心傍客舟。


待月总携天柱兴,观涛俄失广陵游。


凄清画角同归暮,缥缈寒砧独去愁。

彩笔曾将擅帝京,何来愁病卧高城。


乾坤渐老文园客,湖海犹深魏阙情。


一代应徐非异域,千秋潘陆是同盟。

漫向名山赋别离,芳尊才惬故人期。


婵娟万里犹今夕,兄弟中原自一时。


地拥兰皋馀气色,天回濲水尽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