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命驾星郎独感时,兴随孤月到云涯。


当天飞镜空撩恨,永夜明楼谩搅诗。


后阁深藏桃叶女,前驱须趁菊花期。

只与闲时月一般,宁知今夕最团栾。


竹边借柄还如扇,花下传杯可当盘。


野兔易忘终夜梦,林乌未许一枝安。

唤曲生来,与常娥约,从太守游。
把玉箫声寄,萧关短笛,霓裳曲换,清塞重裘。
桂影飘摇,桐阴立尽,多少征人霜满头。

人生能有几中秋。
人自多愁,月又何愁。
老娥今夜为谁羞,云意悠悠,雨意悠悠。

向来玩事每欣逢,老去相忘更客中。


天下山河清影在,人间风雨此宵同。


孤鸾夜泣菱花暗,老兔秋悲桂子空。

洞庭千古月,湘水一天秋。
凉宵将傍三五,玩事若为酬。
人立梧桐影下,身在桂花香里,疑是玉为州。

楚乡三载中秋,倚楼辄值萧萧雨。
澄空向午,廉纤数点,又疑虚度。
卷起云鬟,掣开妆鉴,喜瞻眉宇。

同此三秋端正月,地高先得光辉。
分明身世玉琉璃。
不妨人未老,长与月相期。

问孀娥、僝僽厌看人,唯复厌人看。
正凉宵准拟,招延素魄,慰藉苍颜。
廉纤梧桐细雨,吹彻玉箫寒。

轻云暮卷,望澄空如水,千里一碧。
菱镜冰悬,桂轮玉碾,喜见中原秋色。
老蟾炯炯无翳,阅尽尘寰今昔。

万里净无翳,一镜独当天。
老蟾痴兔顽甚,阅世几何年。
任尔炎凉千变,不改山河一色,爽气逼人寒。

幻出广寒境,罗袜净无尘。
素娥风格分明,玉骨水为神。
手揽清光盈掬,眼看山河一色,阅尽古今人。

今宵何处惬清游,震泽波心太华头。


初出海张红锦扇,到中天挂水晶毬。


兔蟾迸作双轮现,金火镕成一鉴秋。

吟诗竞尽月精微,自昔谁明造化机。


近作金波千道去,远成玉鉴一团飞。


阳魂满处因乾父,阴魄亏时自巽妃。

万派寒芒一道飞,阴精盛处远成围。


抱回红日浴东井,横截碧天朝太微。


惟有中秋金正王,复当子夜水生肥。

对月题诗过几人,不知何句与渠亲。


精神尤向水中活,形状直须天上真。


紫磨一轮开作屋,桂花千朵斫为薪。

诗人长以月为心,对月题诗随浅深。


缺此作钩圆作鉴,白将如玉紫如金。


炼丹道士绵绵守,见性禅师了了吟。

乘兴西来,问谁是、平生相识。
算惟有、瑶台明月,照人如昔。
万里清凉银世界,放教千丈冰轮出。

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
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
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

喜见中秋,急载酒、登楼邀月。
谁料得、狂风作祟,浮云为孽。
孤负阑干凝望眼,不教宝鉴悬银阙。

碧落无云玉鉴飞,净中毫发了能窥。


光随酒蚁斟银榼,彩莹歌人发瓠犀。


露重已从巾角垫,轮倾欲把斗杓携。

浮云收绝塞,金鉴跃天庭。


但愿冰轮莹,何烦桂影青。


溪心如泻练,杯面若涵星。

去年对月忆良朋,今夕谁同塞上情。


华发苍颜人易老,赏心乐事古难并。


戍楼笛响千山迥,沙漠霜寒万里明。

万里边城月,清辉彻北庭。


沙侔霜霰白,圃失蕙兰青。


影乱林筛玉,光长隙透星。

张筵赏秋月,箫鼓沸公庭。


光泛露逾白,轮高天更青。


遮藏三让客,牢落庶民星。

中秋气清肃,况复在边庭。


月吐孤轮迥,天开六幕青。


辉盈疑白昼,明极掩常星。

秋色中分夜气清,月华今夕最澄明。


如何骤雨横来势,不徇高楼倚望情。


桂子飘零无处觅,烛花辉燄为时生。

却扫阴云藉晚风,十分圆月挂天东。


中秋此夜光华盛,万国钧情喜玩同。


何处楼台恨偏照,几家樽俎对寒空。

去岁中秋别岳阳,洞庭湖外望清光。


今年衮衮仍行役,此日萧萧复异乡。


林叶泛辉兼玉露,水波摇影接银潢。

中秋待月异寻常,桂魄如何特晦藏。


疑是天心忌盈满,故将云影蔽辉光。


彷徨注目瞻霄汉,冷落呼灯照豆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