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离家才三年,故园遂将芜。


拨草寻花径,荒葛罥我途。


可怜杨柳树,啼杀旧时乌。

天教姚魏主芳菲,合有宫嫔次列妃。


玉颈圆瑳宜粉面,霞裙深染学翚衣。


枝头窈窕鱼双贯,风里蹁跹凤对飞。

醉红政不妨文饮,呼白从来要助欢。


棋色应同三昧色,牡丹何似九秋丹。

局势方迷棋有色,歌声不发酒无欢。


明朝一彩定三赛,国手秋唇双牡丹。

枝持三数花,已着风露香。


而复满把来,汲瓶置书房。


身心我身心,染净皆秋光。

风雨清明未到。
早见梨花开了。
斗酒初携,漫听莺语,先洗梨花貌。

一幅鲛绡,写照如生,不知名媛何人。
但嫣然欲笑,窈窕传神。
仿佛帘前顾影,依稀花底回身。

一枝浓艳俯沧浪,仿佛还疑镜里妆。


波面波心飞蛱蝶,树头树尾宿鸳鸯。


浮萍点缀偏生色,流沫潺湲岂有香。

寄径濉阳,陌上忽看,夭桃秾李争春。
又见楚宫,行雨洗芳尘。
红艳霞光夕照,素华琼树朝新。

十里中央铺锦障。
醉芙蓉、翠屏金掌。
魏紫酣霞,姚黄染月,双带同心一样。

一片流霞,十分春色,芳菲无限娇妍。
最怕花风摧妒,飘碎朱钿。
掩映绿杨影畔,依偎红板桥边。

列署多红药,繁阴更满廊。


山光移毓秀,湖润浥呈芳。


胜赏皆仙侣,离群一漫郎。

自别玄湖署,曾经几度花。


放衙宾又集,对酒日初斜。


旧侣能相忆,新诗并可夸。

前夜残灯薄雾。
燕燕莺莺无数。
联袂香停,弄箫人远,几阵廉纤雨。

江左词人,襆被囊诗,京华数载淹留。
有三都赋就,纸贵神州。
户外车轮尝满,句中烟景全收。

百尺楼中香一缕。
梦乍醒、庄生栩栩。
栖半亩烟云,几竿修竹,咫尺潇湘浦。

燕语呢喃莺语媚。
浑不许绮窗人睡。
日漾湘帘,侍儿多事,又把妆奁备。

眷浓恩重,长离永别,凭谁为返香魂。
忆湘裙霞袖,杏脸樱唇。
眉扫春山淡淡,眼裁秋水盈盈。

千里泠泠冰雪。
送过几多英杰。
送到如今,英雄巳尽,怒浪都空设。

曲生已拜尚书尹。
毛生又摄中书品。
橘叟千头,竹君千户,尽领通侯印。

玉局祠前,铜壶阁畔,锦城药市争奇。
正紫萸缀席,黄菊浮卮。
巷陌联镳并辔,楼台吹竹弹丝。
十载尊前,放歌起舞,人间酒户诗流。
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
世事几如人意,儒冠还负身谋。
点点江霞染湿。
宛宛柔丝欲缉。
似借垂杨千尺线,密缀珊瑚粒。
风雨连绵不断。
残韵馀香零乱。
着意留春,难将春绾,转眼红妆换。
牡丹名品众,特地盛于今。
西子含羞甚,东君着意深。
障行施烂锦,屋贮用黄金。
秾花濒渌兴悠哉,晴浒佳期心眼开。
帝子彩云归极浦,影娥明月下瑶台。
绮罗锦水经秋浣,红翠青铜向晓回。
清秋红翠浸冰壶,浪遣人夸绝世无。
壮志肯教摧寸草,长松古柏拟身图。
鼙鼓声才歇,园林兴欲颠。
百忧宽此日,三揖进群贤。
圃晚犹存菊,池空已谢莲。
淅淅风吹窗上纸。
断送得、羁人无寐。
叹一盏残灯,半床孤影,归路三千里。
露铅欲滴。
照小池静影,亭亭枝立。
耐暑玉肌,出水清凉总如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