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虞廷奏湘弦,皇风被寰区。
万物遂长养,人情亦怡愉。
嘉树蔼新绿,修篁时雨馀。
酒国投时辄醉,砚田荒久慵耕。
不堪落叶两三声。
病从秋后减,愁向雨中生。
记得武林门外路,雨余芳草蒙茸。
杏花深巷酒旗风。
紫骝嘶过处,随意数残红。
埋没钱塘歌吹里,当年却是皇都。
赵家轻掷兴强胡。
江山如许大,不用一钱沽。
遵路践寒雪,凌厉薄征衣。
感时重慷慨,萍海各驱驰。
顾尔鸿鹄侣,羁此鹪鹩枝。
健翮不丛止,修鳞无泽图。
造车先斫轮,所事在遐途。
丈夫出有为,安能系一隅。
辞荣知退出尘埃,泽国皆推隐逸才。
清世不为王事累,白云重向帝乡来。
僧因好古留棋诀,鸥为忘机恋钓台。
家法从来师静治,赵张高掩前踪。
清才八斗继宗风。
年年正月尾,桃李满城中。
心之精明,不远伊迩。
胸中若正,瞭焉眸子。
举目有证,莫切于视。
不分蔫红茜紫色,金波偏照香浮。
天工巧琢在枝头。
拥来江上月,抛去素蛾毬。
一夜西风细雨,惊心芳事将阑。
恹恹睡起小屏山。
断魂随落絮,残梦怯啼鹃。
高树嘶蝉秋已半。
昼长人静香清。
栏花难记旧时名。
渺渺寒流明古渡,斜阳云影初收。
蓼花滩畔木兰舟。
沙边渔唱晚,烟外橹声柔。
金缕抛残镇掩门。
轻烟淡淡黄昏。
几行秋色满江村。
百卉凋残花事尽,腊中独自欹斜。
幽香清韵总无加。
紫心羞向我,檀口不如他。
岭上白云低贴水,满山风色泠泠。
东南画阁有人凭。
误疑茶鼎爇,烟霭袖边生。
只恨订交晚。
蕙兰气质,鸾凤神情。
更堪羡、名姝国士相并。
老逢佳节兴先阑,牢落江干怅掩关。
异地见花惊白发,故人游屐自青山。
天当南诏霜偏早,秋满东篱客未还。
记得消寒图四九,玉梅花下弹棋。
冷香吹雪上新诗。
紫茸低护鬓,斜戴辟寒犀。
记得锦江分手日,一襟离恨轻兜。
西风吹冷泪花浮。
临行还掺袂,欲去便回头。
记得双成消永夜,围炉共话无聊。
灯前射覆罚香醪。
爱看眉翠敛,腮斗晕红潮。
记得吹云邀月秭,中庭吟玩更阑。
金钗画损碧栏杆。
琼楼高处立,风露不胜寒。
记得晓妆匀面了,曲阑干外回塘。
无聊小坐擘莲房。
鸳鸯飞渡处,风带一丝凉。
记得秋河逢七夕,纤纤兰月楼西。
牵牛花下手曾携。
争持连爱缕,低拜祝星期。
记得飞璚邀避暑,藕花深处停艭。
称身新试越罗裳。
迎凉团扇掩,同倚小蓬窗。
记得风荷喧夜雨,灯前偷谱香词。
初吟未妥怕人知。
人来佯弄笔,推画海棠枝。
记得澡兰时节好,彩舟争绕明湖。
青绡半捻裹蜘蛛。
匆匆看竞渡,忘戴玉钗符。
记得当时游蜀道,送春天气堪怜。
盈盈十四正华年。
娇痴愁不识,逋发尚垂肩。
记得海棠花下立,珊珊瘦骨怜卿。
智琼娇小太聪明。
弹丝犹未熟,刚解画眉痕。
记得桐花帘外影,愔愔小雨初晴。
蕙炉烟冷罢调筝。
伤春新病起,无力倚银屏。